
这种小虫是否也曾点亮你的童年回忆?
每当春暖花开,柳树抽芽的季节,村里总会涌现出一种黑色的小虫子。它的外形酷似瓢虫,但稍大一些,拥有一对硬翅和一对软翅。在不飞行时,它的硬翅会合拢,仿佛是一个被从中间劈开的小球。每当它展翅飞翔时,那独特的飞行方式总是令人着迷。虽然它的飞行速度并不快,但在孩子们的眼中,它却是春天到来的重要信号。
我们小时候称这种小虫子为“黑了么虫”,有的地方也称之为“黑老婆虫”。至于它的学名,我们并不清楚。
每当柳树刚刚冒出嫩芽时,“黑了么虫”的数量也达到了巅峰。这时候,孩子们会放下书包,带上一个空的罐头瓶子,一边吃着干粮,一边呼朋引伴地前往村外。
这种小虫子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暗红色的,仿佛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我们称之为“红媳妇儿”。它们除了颜色外,外形和大小与“黑了么虫”无异。另一种则比黄豆稍大一些,翅膀呈金或铜绿色,我们称之为“大金豆”。每年春天,它们都会出来吃树上的花和叶子,“黑了么虫”是鸡的美食。
在树下,如果时间尚早,“黑了么虫”还未从土中钻出,孩子们会用小木棍或小瓦片刮开树下的土壤,小心翼翼地拾取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虫子。每当发现一个,都会带来一阵惊喜。而当偶尔挖到“小红媳妇”或“大金豆”时,更是兴奋不已。
当夜幕降临,天空变得漆黑时,“黑了么虫”纷纷从土中钻出,飞到树上。在温暖无风的夜晚,它们会在树枝上,形成密密麻麻的一层。这时,孩子们会改变策略,改为在树枝上捏取小虫。有的会拿起满是“黑了么虫”的枝条,直接插入瓶子中,轻轻一捋或一抖,就能收获一串。相比于从土中挖掘,这种方式带来的兴奋感却少了许多。
对于高大的树木,几个孩子会合力踹树,让虫子像雨点般落下。大家兴奋地捡拾着落地的虫子,然后换一棵树继续。还有一些孩子会用树枝“黑了么虫”上钩。
当夜幕降临,每个孩子都会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这时,总会有人高兴地招呼大家回家。孩子们一边互相比较着各自的收获,一边欢声笑语地往家跑。村头传来大人们呼喊孩子吃饭的吆喝声,孩子们回应着,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回家后,孩子们会将捕获的“黑了么虫”倒入鸡窝,看着鸡们疯狂地享用这些美味的小虫。这是孩子们最自豪、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