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的好,“吃山,靠海吃海”。虽然农村生活的硬件设施相比城市有所不足,但农民朋友们凭借大自然的馈赠,总能在生活中找到赚取额外收入的途径。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小生物,它们即将“破土而出”。在过去,每一个这样的生物都能价值两块钱,甚至有的农民靠它们一天能赚得四百元的收入。现在它们已经被全面禁食了。
夏季的夜晚,北方室外的温度比室内还要凉爽。农民习惯在户外平台上用餐。吃完饭后,有些农民就会带着已经充满电的手电筒,进入树林和果园。捕捉这种小生物的最佳时间点是晚上七、八点。去早了,天还没黑,就抓不到它们;去晚了,刚刚从地里爬出来的它们也被别人了。这是一种考验运气和时机的捕捉活动,而农民们捕捉的正是——知了猴。
对于知了,大家肯定不陌生。每到夏季,它们就会在枝头发出吱吱的。而在高中午,它们的更为激烈。有些人甚至想抓住所有的知了来吃。在山东,吃知了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简单的是直接放在火里烧着吃,复杂点可以炸熟配上椒盐,再复杂一点就是加入各种调味料炒着吃。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用自制面筋粘在竹竿上抓知了是一种乐趣,然后生一堆火,把知了扔进去,等火熄灭后知了就熟了。而知了身上最好吃的部分是后背上的那块肉,全都是瘦肉。
比起知了,知了猴作为知了的幼虫,味道更为美味。正因为知了猴的美味和珍贵,使得它的价格不菲。市场上一只知了猴就能卖到两块钱。每到夏夜,树林中灯火阑珊,都是农民们用手电筒寻找知了猴的场景。有些亲戚每年都会捡知了猴来卖,据说一晚捡到一两百个并不困难,靠这个就能日入四百多块。
收购价每只两块钱,而在烧烤摊上,一串三个知了猴能卖出十五块钱的高价。知了猴被誉为可食用昆虫的极品。据分析,刚出土的知了猴蛋白质含量高达60%左右,最高甚至超过70%,脂肪含量为12.23%,此外还富含钾、磷、钙等多种微量元素。除了作为美食,知了猴还有保肺益肾、的膳功效。而其皮也被称为蝉蜕,是一味常用的中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咳等功效。
但今年的《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规定,除了家禽家畜外,所有陆生野生动物都不能食用。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知了猴、野生蝎子等昆虫。农民靠捡知了猴赚零花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