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20的计数单位是10吗对吗

20的计数单位是10吗对吗

孩子经过两周的笔算加减习,每日坚持练习竖式计算,准确率近乎百分百。

我在检查孩子作业时,常会把加法和减法弄混,但孩子总能准确无误地完成,这让我为他笔算加减法的迅速进步感到欣慰。孩子状态良好,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得到的奖励贴纸越来越多,很快就可以兑换心仪的礼物了。

就在我期待他的礼物时,却接到了数学老师的通知:孩子在考试现了较多错误。老师建议孩子在草稿纸上先用竖式计算,再写答案。但孩子在考试时,没有这样做,导致一些题目因为未进位或未退位而错误。孩子被要求重新做题。

面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到孩子在单纯的竖式计算中表现良好,但在题型多变的试卷上就容易忘记列竖式。两周前笔算加法试卷错了18题,一周前笔算减法试卷错了17题,都是因为未列竖式导致的计算错误。

尽管多次让孩子列竖式重做,并纳入错题复做,但问题依旧存在。似乎孩子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列竖式的重要性。我意识到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习惯养成和心理认知的偏差。

为了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决定与他进行沟通。询问之下,孩子表示他以为口算就能做对,所以就没列竖式。我告诉他,口算并不保险,尤其在面对复杂题目时。他必须学会规矩、严谨地列竖式,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为了让孩子真正认识到列竖式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习惯,我让他自己提出惩罚措施。孩子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犯错后一周不能玩;二是犯错后需要重新做题。在和孩子商量后,我们确定了这些惩罚措施。这样,孩子在做题时会更加小心,以避免被罚。

我和孩子一起对比了错误成本和时间成本。他明白了不列竖式导致的错误会给他带来不开心、增加任务量、耽误娱乐时间等后果。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新的规则:不列竖式等同于未完成作业,需要重新做一遍。并准备了草稿本和直尺,每次做题前先拿出这些工具,养成列竖式的习惯。

跟进过程中,我们会检查孩子的草稿纸,以提醒他重视列竖式的过程。我们会先实行一周看看效果,再根据结果调整方案。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好笔算加减法并不是难事,但孩子在没有能力保证口算准确的情况下,必须规规矩矩地列竖式。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取得更好的成绩。让孩子从心理上认识到列竖式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20的计数单位是10吗对吗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