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SARS)和新冠(COVID-19)都是冠状病毒,但它们在传染性、致死率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谁更“猛”或更“吓人”取决于具体的衡量标准。
从致死率来看,非典的病死率相对较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非典在全球的病死率约为9.6%,而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则因变异株、疫苗接种率、医疗条件等因素而异,早期毒株的病死率大约在1%左右,后续的变异株如奥密克戎的病死率则显著降低,但仍在0.1%-0.5%之间。因此,从个体感染后的致命风险来看,非典可能更“猛”。
然而,从传染性来看,新冠病毒显著强于非典。非典的传播系数(R0)大约在2-3之间,而新冠病毒的早期毒株传播系数约为3-4,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系数则高达10以上。这意味着新冠病毒能够更快、更广泛地传播,导致大规模的感染和更严重的医疗系统压力。
此外,新冠病毒对全球社会的影响也更为深远。由于其高传染性和持续的变异,新冠病毒导致了全球性的大流行,对经济、社会、教育、国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而非典虽然也造成了全球大流行,但其传播范围和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综上所述,非典在个体感染后的致命风险上可能更高,而新冠病毒则因其更强的传染性、更广泛的传播以及对全球社会的深远影响而显得更加“吓人”。两者都是危险的病毒,但它们对不同人群和不同社会层面的威胁程度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