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辆汽车都配备了车内空调系统,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凛冽,它都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舒适的驾驶环境。我们常常谈论的车内空调系统的“内循环”和“外循环”,虽然从字面上可以理解其含义,但在实际的驾驶环境中,你真的用对了吗?
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内外循环的不同之处。
外循环
外循环是指空调压缩机从车外吸入空气,经过加热或制冷后,再吹出到车内。这个功能能够为车内注入新鲜的空气,提升车内空气质量。
在冬季除霜或夏季除雾的情况下,我们通常会使用外循环。因为车外的空气含氧量更高且更干燥,使用外循环可以更好地实现除霜和除雾的效果。
内循环
内循环则是从车内吸取空气,形成车辆内部的气流循环。
内循环的主要作用是阻止外部的灰尘和有害气体进入车内。在冬天,使用内循环可以迅速提高车内温度;在夏季,使用内循环可以更快地降低车内温度。在雾霾天气中,使用内循环可以较好地保持车内温度并避免雾霾对驾驶员的影响。
长时间使用内循环需要注意。由于车厢是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长时间使用内循环会导致车内含氧量降低,可能会导致驾驶员感到疲倦和乏力,从而影响驾驶安全。
那么,何时应该使用外循环呢?
1. 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时,车内空气可能会变得浑浊,此时应使用外循环来注入新鲜空气。
2. 当气温不是特别高时,只需稍微调节空调,就可以打开外循环,这样既有冷气,又有自然风,使乘客感到更加舒适。
3. 对于新车,车内可能会有一些异味。在使用时,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外循环,以保持车内外空气的交换,帮助车内有害气体尽快挥发。
何时应该使用内循环呢?
1. 夏天使用空调时,如果制冷效果不佳,可能是因为设置了外循环,导致车外的热空气不断进入车内。为了获得更好的制冷效果,应设置为内循环。
2. 冬季使用空调时,由于车外温度较低,开启外循环会增加空调系统的负荷。在冬季行车时应使用内循环。
3. 当行驶过程中遇到烟雾、扬尘、异味或堵车等情况时,为了阻止这些污浊空气进入车内,应使用内循环。
内外循环的选择应根据路况、环境、气味等因素来决定。不能一味地只使用内循环或外循环,否则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