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蹚水和趟水哪个正确

蹚水和趟水哪个正确

暴雨之后的健康隐患与防护措施

近日,多地遭受强降雨侵袭,暴雨过后不仅可能引发意外伤害,更可能伴随微生物和病毒传播,对健康构成威胁。特别是在蹚水过后,容易引发一系列皮肤病。

一、蹚水易发的皮肤病

暴雨过后,特别需要警惕痢疾、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以及丹毒、淋巴管炎等皮肤病。长时间在渍水中浸泡,皮肤的屏障功能会被,真菌和细菌便有机可乘,可能引发间擦疹、脚足癣等皮肤病。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更需特别注意,及时脱离污水环境,擦干脚部,预防真菌和细菌感染。

二、涉水注意事项

如果不得不涉水,务必注意以下事项:

1. 涉水前在双腿涂上防水油膏,尤其是趾间。

2. 皮肤有破口的人,先涂抹抗菌膏,并穿上雨靴或套上塑料袋。

3. 涉水的鞋子洗净前不要再穿。

4. 回家后要仔细冲刷双脚,保持干爽,如有需要可用明矾加盐水浸泡双腿。

三、居家防霉措施

潮湿天气容易滋生霉菌,要保持室内和车内的清洁,清除潮湿源头,保持室内湿度在60%以下,避免吸湿性较强的织物霉变。

四、外出行走注意事项

暴雨天气应减少外出。行走时需注意以下几点:穿雨衣或使用木柄、竹柄雨伞;远离户外高空广告、受损的电力设施等;避免站在空旷地、大树下避雨;不要接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外出最好不要骑自行车和摩托车。

五、住处被淹后的处理

雨退后,对被水淹过的房屋进行消毒处理,并采取相应的防蚊、防蝇和防鼠措施。不同物品和环境需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被水浸泡过的被褥、衣物等要先清洗干净再曝晒。食品方面要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食用被水淹的食物、变质的食物以及死因不明的动物。

六、强降雨后的日常注意事项

要加强个人卫生,保持乐观心态,注意手部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及时消毒餐具,做好防蝇防鼠工作。如有不适,及时就医。特别是在强降雨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保持生活环境整洁卫生也是关键一环。暴雨伴随的高温高湿天气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要注意食品安全,“病从口入”。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避免摄入不洁食物。


蹚水和趟水哪个正确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