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蚕结茧后可以摘下来吗

蚕结茧后可以摘下来吗

在实际养蚕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蚕茧数量少于预期的情况。为何自己精心养殖的蚕,最终产出的蚕茧数量却与蚕种数量有较大差距呢?这背后隐藏着四个关键因素。

我们要关注蚕种的质量问题。蚕种是养蚕的源头,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产量。蚕种在预订、领取及保存过程中,若经过多个环节,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如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蚕种质量不达标。蚕种本身的抗病能力若不强,或不适合当地的气候环境,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选择正规渠道预订蚕种并保留相关证据,是避免损失的关键。

小蚕的遗失也是影响最终产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1-3龄蚕期,管理较为粗放,特别是在除沙时,若操作不当,容易导致部分蚕体遗失。小蚕阶段蚕体数量减少,后期上蔟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

家蚕中毒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5龄蚕期,若家蚕被农残留中毒,部分蚕就无法顺利上蔟,从而影响蚕茧的数量。这主要源于喷洒蚕时使用了打农的喷雾器,或是桑园周边地块种植的农作物喷洒农后,采摘了带有农残留的桑叶喂食家蚕。

家蚕生病也是导致蚕茧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养殖户在养蚕时,对于蚕病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因为很多时候蚕发病会直接导致大量蚕体死亡。诱发蚕病的因素很多,需要养殖户多总结、多思考,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标准化操作。

面对熟蚕结茧数不足的现象,养殖户应积极面对,反思管理过程中的疏忽之处。理论上蚕种数量与蚕茧数量应相当,但现实情况中差异幅度在5%以内都是正常的。为了降低这种差异,养殖户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 做好蚕种催青和收蚁工作,确保孵化成功率。

2. 控制好小蚕的日眠时间,确保入眠和醒眠时间的控制。

3. 在除沙操作时注意细节管理,避免遗失小蚕或伤害蚕体。

4. 各龄蚕期做好度控制,减少弱小蚕的出现。

5. 做好蚕体保护,严防老鼠、飞虫、家禽等进入蚕房造成危害。

6. 加生消毒工作,做好蚕病的预防和治疗。

要想提高家蚕上蔟作茧的数量,减少与预期之间的差距,养殖户需要从源头做起,关注每一个细节。只有全面落实好各环节的管理措施,才能确保家蚕健康成长,提高养蚕的收益。


蚕结茧后可以摘下来吗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