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这一现象,有人称之为“推陈出新”,也有人认为是“依样画葫芦”,还有人觉得这是“东施效颦”。虽然每个文创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文创思维却是可以传播和共享的。在推动文创事业发展的道路上,相互借鉴与学习,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提及文创事业,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故宫博物院的系列文创产品。从家具用品到美妆用品,从快闪活动到综艺节目,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总能引发广泛的话题讨论。这不禁让消费者产生了一种印象:这些创意都是故宫原创的,其他机构难以超越。
但实际上,文创的核心并不是创意本身,而是产品。例如故宫的产品之所以受欢迎,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确很吸引人。虽然颐和园新推出的口红与故宫的口红在色号和文化内涵上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其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24小时内的销量并非噱头效应或饥饿营销,而是真实的市场需求。
在“供给决定需求”的新经济规律下,文创思维可以延伸到更多领域。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兵马俑博物馆等都可以借鉴故宫的成功经验,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创产品。口红色号的创意来源多种多样,各大景区、展馆、博物院都可以推出富有特色的口红色号,满足市场需求。
有人可能会认为口红等奢侈品产品是舶来物,与文创不太匹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知名的奢侈品品牌也有风的产品,文创同样可以向奢侈品行业进军。文创有市场,文化才能得到传播。故宫和颐和园推出口红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期待更多富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口红色号能不断翻新,成为流行色,创造更大的销量。
弘扬文化,每一个文化历史工作者都有责任参与其中,而文创工作并不限于某个特定领域。即使模仿故宫的文创思维,只要其他景区、景点、博物院能推出方便、实用、美观的文创产品,同样可以引起广泛讨论。原创产品当然值得鼓励,但也不必拘泥于首创。吸取成功的创意经验,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关注。在不同文化单位的协作下,文化一定能够打造出独特的一片“色”。希望颐和园此次推出口红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能够带动更多合作与创新,制作出更多展现文化风貌的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