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注:董学仁特别赏析《红楼梦》中的动词运用艺术。
开篇引用《红楼梦》中的《葬花吟》中的两句诗,突显曹雪芹对动词的独到运用和喜爱。动词在汉语句子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动词的运用更是达到了巅峰。
一、动词与人物形象的鲜活呈现
曹雪芹运用动词的技艺精湛,通过精心选择的动词,或是动词的活用,或是组成动词群,准确描绘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个性,深入传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感受,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特色鲜明。
1. 单音节动词的魅力
《红楼梦》中,单音节动词的运用极为讲究。这些简洁明了的单音节动词,含义丰富,结合力强,用法灵活多变。如第四十四回中,“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中的“泼”字,生动形象地勾勒出王熙凤醋意大发的场景。第五十二回中,晴雯得知坠儿偷镯后的怒斥,其中的“蹭”字更是经典,传神地表现出坠儿做贼心虚的心理。
2. 动词重叠的表达艺术
《红楼梦》中的动词重叠现象十分丰富,有AA式、A—A式、ABAB式和AABB式四种形式。这些动词重叠具有极强的动作性。如第八回中,黛玉“摇摇的走了进来”,通过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准确描绘了她走路的神态。第六十二回中,湘云醉卧花丛,众人唤她时用到的“醒醒”,既表达了善意的提醒,又展现了湘云醉眠花丛的美态。而动词重叠在《红楼梦》中一般多以肯定形式出现,否定形式则多在疑问句、反问句或双重否定句中使用。
二、动词运用对文本的影响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动词的技巧不仅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生动性,更通过动词的运用,展现了文本的独特魅力。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使得场景的描写更加细腻、逼真。通过精心选择的动词,作者还暗示了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命运走向,使得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动词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无尽的魅力。这些精彩绝伦的动词运用,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功底,也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来源: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