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麦苗跃长记
在这个春日的早晨,杜牧笔下的绵绵细雨悄然洒落,编织起一片如烟似雾的薄纱。清明,这个承载着无尽思念与生机的节气,便在这样的氛围中悄然而至。侯保君笔下的清明,别有一番韵味。
每逢“清明麦苗窜三节”,母亲总会如此念叨。身着青绿衣衫的母亲,宛如麦田中的守望者,与大自然和谐共存。那些嫩绿的麦苗,像争着和母亲比肩的少年,鼓足勇气猛窜而上。俯首仔细观察,一节、两节、三节,麦苗的茎秆如被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节节攀升,洋溢着力量感。在阳光的下,叶片闪烁着生命独有的光泽。
这片葱郁的麦田,犹如大地铺就的绿色绒毯。每一株麦苗都如同朝气蓬勃的少年,在春风的下舒展身姿。母亲在麦垄间劳作,松土锄草,那咔嚓咔嚓的刨土声,仿佛在为麦子活络筋骨。她的目光中满是对麦苗的关切与期待。
母亲锄草时的专注令人动容。一旦发现杂草,她便小心翼翼地将其拔除。即使遇到扎根颇深的草,她也会加大力气,将杂草从泥土中拽出。她的目光中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些麦苗在她的照料下茁壮成长,最终迎来丰收的盛景。
干活的母亲总是那么细致又卖力,而我锄草时却总是毛手毛脚,让母亲心疼不已。她总是叮嘱我小心:“一棵麦苗一穗麦子呀。”于是,她教我辨认各种能吃的野菜,让我体验平凡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
田野里,白色的苦菜花、荠菜花以及其他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母亲总会准备丰盛的野菜宴,让我品尝家乡的美味。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总能变着法让我们全家吃饱吃好。
清明时节的小麦管理至关重要。母亲和我一同浇地,那是最惬意的时刻。清亮的渠水在月光淌,连接着拔节的麦苗。远处传来抽水声、水流改道的声音,仿佛在奏响一首美妙的乐曲。田野里的虫声与蛙鸣交织,奏响了一场热闹的音乐会。
侯保君,一位七零后的作家,居住在泰安大汶口。他的作品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杂志。《齐鲁》签约作家,作品充满情感与生活气息。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已开通,欢迎通过“齐鲁壹点”APP或微信小程序提供线索,期待你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