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策马扬鞭后面一句押韵

策马扬鞭后面一句押韵

《耍马金花霸王鞭》是在2021年底云南省第十二届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中荣获铜奖的创新性舞蹈,由洱源县文化和旅游局选送。该舞蹈融合了极具洱源白族特色的两个非遗项目——“耍马舞”和“霸王鞭”。这种融合展现的方式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洱源白族耍马舞是洱源县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常在春节期间表演,是一种节日舞蹈形式。舞者在表演时会将马形道具挂至腰部,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现上马、下马、奔驰等马的姿态。动作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洱源霸王鞭是大理州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泛流传在洱源县各镇乡白族村寨,是一种自娱性集体舞。舞蹈中使用的主要道具霸王鞭是由楚汉相争时楚霸王的兵器演变而来,跳舞时,长鞭挥舞发出悦耳的声音。

《耍马金花霸王鞭》的成功编排要感谢大理州群众艺术馆的谢莉鸣老师。谢老师到洱源采风时发现了耍马舞和霸王鞭的结合点。这两个舞蹈可以相得益彰,一个模仿马的姿态,一个使用作为主要道具,两者天然就有合作关系。

为了让耍马舞和霸王鞭的结合更加和谐,需要根据契合点进行调整,以达到两者互相成就的效果。例如,《耍马金花霸王鞭》中对竹马的体型进行了缩小调整,以便更适合舞台表演。

整个舞蹈以稳重——欢快——激烈的结构样式进行,既展现了马儿奔腾时的轻盈体态,又展现了白族策马扬鞭的飒爽英姿。舞蹈中融合了传统的耍马舞和霸王鞭的元素,展现了大理独特的文化魅力。《耍马金花霸王鞭》还融合了欢快的伴唱部分,以短句为主,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

杨盈川表示:“我们做非遗传承相关工作的,既要懂得坚守,又要开拓创新。” 《耍马金花霸王鞭》的成功实践给我们带来了启迪与思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优秀的非遗艺术作品从民间来到舞台,再反哺于民间的文化艺术生活。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文化基因守护好、传承好。


策马扬鞭后面一句押韵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