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接触到一种物品,那就是充电宝。它的潜在危险却鲜为人知。在短短三秒内,它可能会引发火花四溅,如同白昼般的夜晚。
在湖南张家界某小区,近期发生了一起火灾。据监控显示,火灾源于客厅沙发上的充电宝。视频中可以看到,沙发上突然出现大量火花,仅三秒钟便陷入性燃烧状态。消防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成功灭火并救出被困人员。
那么,充电宝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呢?
首先是过充。当充电宝充满电后,如果继续长时间充电,电池会处于过度充电状态,容易导致电路故障并引发。例如,在2021年9月,广东东莞一居民家中发生火灾,原因便是整夜充电的充电宝内部电路故障。
其次是过热。如果充电时充电宝被放置在被子、盒子等不利于散热的环境中,或者置于高温区域,都可能引发充电宝的自燃。平时应存放在温度适中、干燥的地方,防止暴晒。
劣质产品也是一大隐患。一些假冒伪劣的充电宝可能存在短路等问题,容易引发火灾。例如,在广西桂平发生的火灾中,起火原因便是疑似为伪劣产品的充电宝短路引起的。
除了上述常见情况,即使不充电,充电宝也可能因为挤压、冲击、等外力作用而发生短路、电芯漏液等问题,引发严重后果。在上海地铁中,就曾发生乘客携带的充电宝在乘坐扶梯时突然自燃的情况。
那么,如何避免充电宝变成“充电爆”呢?选购正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日常规范使用也是关键。还有,不要超年限使用充电宝。充电宝内部电池的可循环使用年限是有限的,超过年限的电池可能会出现异常。
当充电宝起火时,很多人会想到使用干粉灭火器来灭火。干粉灭火器虽然可以扑灭明火,但并不能有效降低锂电池的内部温度。给充电宝降温才是灭火的根本方法。相对来说,水因为比热容大,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锂电池的内部温度,防止复燃。
应急广播提醒大家:请勿长时间给充电宝“续命”,避免超期使用,隐患及时自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