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馆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展现了东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的文化魅力。东城区正致力于打造“博物馆之城”,充分发掘区域内的博物馆资源,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城市的文化优势。在这个背景下,东城融媒特别推出了文博科普栏目《2024文博周历——此“物”怎讲》,带你走进文物背后的故事。
本周为大家介绍的文物是《清明上河图》卷。这件国宝级文物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由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整幅作品纵24.8厘米,横528厘米,以淡设色呈现在绢本上,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生活状况。
《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展现了十二世纪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包括市郊景色、上土桥以及市区街道等三部分。作品中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以及牛、骡、驴等牲畜,还有车辆、轿子、大小船只等交通工具,展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幅画的全貌极为丰富生动,用传统的手卷形式和散点法画面,展现了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区域的真实面貌。画中细节丰富,大到城市建筑、河流、城郭,小到舟车人物、摊贩货物等无一遗漏。《清明上河图》还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等重要历史文献资料。
除了丰富的画面内容,《清明上河图》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具有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现实风格。其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概括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在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最近一次在故宫博物院的展出广受欢迎,观众们热切期待下一次的展览。
文图提供:吕露、赵春凤、张冰和张汝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