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记忆中的小曲儿
每逢夏日,摇动奶奶的蒲扇,困意便悄悄袭来。不必孩子们开口,奶奶就会轻轻吟唱起那些耳熟能详的小曲儿:“凉爽又舒适,大豆米饭配咸菜;热乎乎的日子,豆腐伴饭香。”这些旋律总是让人百听不厌,它们像一首首质朴的小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韵味。
小曲儿的内容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坐在小板凳上的孩子们,总是缠着奶奶讲述那些有趣的小曲儿。比如这个小板凳小曲儿:“板凳摞摞,住着哥哥和奶奶。哥哥买菜,奶奶烧香,姑娘磕头,黄鼬拉鸡,还有骚鱼儿下蛋。这些熟悉的场景和人物,让孩子们很容易记住这些旋律。”这样的旋律不仅符合孩子们的记忆力,还满足了他们喜欢逗趣的心理。它描绘的生动画面与那个煤油灯时代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孩子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纯真的时代。
在夏日午后的桥上,孩子们玩耍时,奶奶会用小曲儿来安抚他们。看着杨树叶子哗哗作响,孩子们就会央求奶奶唱一个关于杨树的小曲儿。这些旋律如同旧时的风情画,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温暖。比如这首关于清晨的小曲儿:“天亮了,老鼠上棚,雀儿吃米,大姐二姐起床劳作。”这些旋律描绘了农家清晨的忙碌场景,同时也展现了亲友间的热闹互动。
小曲儿中更多的是夜晚的场景。“星星挎着烧饼去看公公,吃的什么饭?喝的冰镇凉水。”这样的小曲儿在夏夜满天星时最为应景,听起来既幽默又充满生活气息。其中还蕴对孝顺媳妇的赞美和对亲情的天真向往。
走亲戚的情境在小曲儿中也非常常见。有一首小曲儿就形象地描述了对闺女的不欢迎态度。但更多的小曲儿展现的是父母对远方闺女的思念之情。这些旋律简单朴实,却富有教育意义。它们以诗与远方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除了这些,小曲儿中还描绘了果实、蔬菜和小动物的形象。它们像一首首简单的诗,让孩子们在背诵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这些旋律不仅孩子们怎样做人,还让他们在畅想与向往中学会仁慈与悲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