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基层与环境准备要求
基层标准:混凝土表面应打磨收光,清洁无污,密实干燥,不得有油脂、养护剂及其他化学物品污染。裂缝、空鼓、破损等问题需经专业手法进行修复。基面的平整度为2米靠尺误差不超过4mm,抗压强度大于25N/mm2,基层含水率不超过8%,同时在混凝土下方应铺设有效的防水防潮层。
环境温度与湿度条件:施工环境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0℃(环氧)或25℃(聚氨酯)。施工期间基面温度应高于3℃,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
2.混凝土基层预处理步骤
初步清扫:清理地面上的一切灰尘和垃圾,确保地面洁净。针对有油污的地面,应进行特殊处理,彻底清洁。对于存在油漆或其他污染物的区域,需进行机械打磨或使用有机溶剂清洗。
深度处理:使用无尘抛丸机、打磨机或铣刨机等工具对基层进行深入处理,以达到开放、坚实、粗糙的效果。针对高低不平的基面,需使用打磨机磨平凸起部分,使整个地面平整。对于大型机械无法处理到的角落或难以处理的油污区域,应使用手持无尘角磨机进行细致处理。对于旧涂层,可使用铣刨机进行快速清除。
再次清洁与保护措施:利用工业吸尘器彻底清除地面残留灰尘,特别注意难以清洁的卫生死角。需对墙脚、设备基础或其他需保护的地方进行包扎保护。根据实际状况,可能需要进行再次清扫。
3.基层缺陷处理方法
起壳问题:当水泥砂浆找平层和混凝土结合面出现剥离现象,附着力减弱时,可通过空鼓敲判断具体状况。若整个结合面都剥离,则需全面清除砂浆找平层并重新抹面。仅是部分剥离的情况,可以使用专用聚合物砂浆进行局部修补。
裂缝处理:沿裂缝处使用电动切割机切开约2cm宽的“V”型槽,然后使用树脂砂浆进行修补。对于较宽的裂缝和坑洞,采用无溶剂环氧砂浆进行修补。待固化后,使用砂纸打磨平整,并清扫地面。
缺口处理:当基层表面出现凹坑或缺口时,首先清除粉尘和松散物质,然后使用环氧树脂砂浆进行填补,确保表面平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