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石
[清]郑燮
青山之上竹咬定,坚定不移显精神。
根扎破岩原处生,历经磨砺更显真。
风雨千磨坚劲在,东西南北任风吹。
注释解释:
咬定:竹根牢固地扎根在青山上,形容其坚定的立场。
破岩:破旧的岩石,即岩石的缝隙中。
历经磨砺:经过无数的磨练和考验。
坚劲:形容物体坚固而柔韧,难以摧毁。
诗词的译意是:
青山上,竹子咬定不放,即使面临磨难也毫不退缩。它的根原本就在破旧的岩石之中,无论遭遇多少风雨,依然坚韧不拔,不管东南西北的风怎样吹拂,都不会屈服。
诗歌赏析:
此诗通过赞美立根青山的竹子,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诗歌的前两句描述了竹子坚定不移的形态,后两句则揭示了其内在的精神品格。即使在遭受无数次的磨练和风雨洗礼后,竹子依然坚韧不拔,这正如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立场和顽神。整首诗表面写竹,实际写人,借竹子的品格来象征诗人在面对种种挑战时的不屈不挠精神。
关于郑燮的小故事:
郑燮不仅诗写得出色,还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性格正直,不攀附。某日,一豪门贵族建了一座新楼,请求郑燮题字。郑燮决定给他们一个教训,于是写下了“雅闻起敬”四个字。但他在制作门匾时巧妙安排,使得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风化作用,四个字逐渐变得模糊不清,最终变成了“衙门”,令那个豪门贵族既气愤又无法追究。
拓展延伸:
郑燮对竹子的热爱体现在他的诗歌和画作中。他的咏竹诗富有意境且寓意深刻。他还有一首咏竹诗,巧妙地嵌入了数字,展示了竹子的风姿神韵:
数枝青竹立挺拔,竹叶稀疏自有格。
淡泊自然显真意,何须繁复重叠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