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聆听古琴,内心归于平静清净。那柔和悠远的琴音,仿佛与自然大道相契合,深深地传达出我们独特的审美情感,历经千年仍然生生不息。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提到:“最美的声音往往听起来并不显眼,最美的形象往往看起来并不张扬。”这是表达一种超然脱俗、悠然自得的意境。在众多的乐器中,古琴最能诠释这种境界。古琴与道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道家思想对古琴的美学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崇尚自然,追求逍遥自在与超脱尘世。这种思想在音乐上的体现便是追求平淡天真、淡然悠远的音乐之美。这种美感不仅在于琴弦的弹奏,更在于弦外之音的审美追求,是心灵深处的独白。每一音、每一节奏,都仿佛是内心深处的倾诉与释然。一首优美的古琴曲可以抚慰心灵,引人进入宁静悠远的境界。
《逍遥游》这首曲子选自《西麓堂琴统》,体现了道家的经典思想。庄子认为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逍遥游。而《庄周梦蝶》则是南宋琴家毛敏仲根据庄子的故事创作的琴曲,寓意以神驭气畅游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同体,展现了超逸之品的境界。这种境界需要心无所累,心手并洁,潇洒流畅,一气呵成。只有具备超逸之品的人,才能发出超逸之音。
除了这些曲目,《鸥鹭忘机》则描绘了海上人与鸥鸟和谐共游的场景;《列子御风》则让人感受到凌虚御风、超然物外的境界;《鹤鸣九皋》则以琴声模拟鹤的鸣叫和舞姿;《神游》蕴含深刻的道家思想,鼓听者稀少;《华胥引》则是根据黄帝梦游华胥国的寓言故事而作,歌颂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这首曲子庄严肃穆,音韵畅达,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华胥国的和谐与安宁。每一首曲子都仿佛是一个故事,一个世界,引领人进入道家的境界,感受那份淡然与超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