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鱼又称“蛸”“望潮”,实际上并非鱼类,而是属于头足纲、蛸科的一种软体动物。章鱼的一大特色在于它们拥有八条长长的触手,这些触手在动物学上被称为腕,并且这些腕通过膜相互连接,长度不一。这些腕足上装有吸盘,当吸盘接触物体并压紧时,其中的空气会被挤压出去,随后外部的大气压会牢牢固定住吸盘,从而产生强大的吸附力。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吸盘的两侧还排布着锋利的锯齿,这无疑进一步增强了章鱼腕足的威猛之势。章鱼能够利用其强有力的腕足在海底游动、爬行,并且还能用于捕食其他生物。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面对简单的毛线纠缠都会让我们感到无从下手,那么为何章鱼拥有多条腕足却从未被困扰过打结的问题呢?
在2014年,希伯来大学的生物学家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章鱼能够通过皮肤向吸盘释放一种特殊的化学信号,使得吸盘误认为它们属于同一部分。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章鱼的断臂、活章鱼、剥皮的章鱼断臂以及含有章鱼皮肤黏液的培养皿放入水中观察。结果显示,即便章鱼的断臂带有吸盘,也不会与自己粘连,也不会粘附活章鱼和培养皿,但会抓住那些带有自己物质的剥皮断臂。活章鱼也会捕捉并吃掉自己剥去皮肤的断臂,这表明它无法分辨失去皮肤的自身肢体。章鱼依赖皮肤上的化学物质来进行识别和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章鱼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拥有三个心脏和两个记忆系统:一个是大脑记忆系统,另一个则直接与吸盘相连,这也是其触手异常灵敏的原因之一。有趣的是,章鱼的触手的行动并不完全受大脑的控制,它们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自动化的行为。
本文为“科普-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