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统六国,秦始皇的威势犹如虎视眈眈,他扫清,将诸侯纳入版图。为了加强,他实施了众多,其中包括统一度量衡。这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物体计量的标准化,让书同文、车同轨成为现实。
那么,关于秦始皇所统一的“衡”究竟有多重,又是如何推广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珍贵文物来探讨。
这件文物是秦始皇廿六年诏书权,由铁制成,于1986年在河南省宝丰县被发现。当时,一位村民在村北的古城遗址上发现了这件沉重的铁器,并将其交给县文化馆收藏,后来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这件诏书权是度量衡中的衡器,重量相当于秦制的120斤,也就是秦制1石的重量。它整个是由生铁铸成的,呈半球状,平底实心,顶部有一个圆拱形桥钮。器身及底部平面有斑驳的锈蚀痕迹,而半球形表面上铸有秦始皇廿六年的诏书铭文,这些铭文是阳文篆体,大致意思是说,秦始皇在兼并各诸侯国、统一全国后,制定了统一度量衡的。
《周礼》中记载,周天子在征收赋税时会发放相应的度量衡器,这些度量衡器象征着权力。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群雄并立,各国的度量衡大小不一,也各不相同。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为了用统一的政令和管理来实现对的绝对掌控。
这件秦始皇廿六年诏书权以它敦厚质朴的形体和遒劲的铭文,展现了衡器的威严。虽然现在已经不再使用衡器来衡量重量,但“衡”与“权”所蕴含的文化始终影响着国人——权力的背后是平衡与公正。
河南博物院馆员张延红对此进行了解读。他介绍称,所谓“权”,即秤锤,是衡器的一种。秦权多用于砝码,即提纽在衡杆正中部位以保持平衡。这枚秦始皇廿六年诏书权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这枚权出土于具有明确出土地点和年代的河南省宝丰县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城遗址,为研究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地域界定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价值。权上的铭文内容与秦始皇廿六年诏书一致,为研究秦国文字和其它六国文字的演变提供了实物资料。这件铁权保存完好,没有因为调整重量而留下的痕迹,为研究秦代的冶金技术提供了实证材料。它的重量约为秦制1石,为研究秦代度量衡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