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杭州文二街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张姐的摊位位于市场的显眼位置,但她却对那些位于市场角落里的摊位心生羡慕。她说:“那些上了饿了么的摊位生意兴隆,每天都有许多外卖小哥来来往往。我也想尝试,但担心操作不当。”市场的变化总是让人惊喜。
如今,外卖收入已经成为市场的主体,占据了高达八成的份额。像刘仓贵这样的菜场摊主,通过上线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实现了从传统菜摊到数字化经营的转变。刘仓贵在文二街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经营了多年,自2017年8月上线饿了么以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如今,他和他的家人一起忙碌在摊位上,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而外卖的订单占据了他们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去年,他的店铺通过饿了么平台一天的营收就超过了6000元。
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刘仓贵非常注重维护外卖平台上的用户关系。无论顾客购买多少,他都会赠送一些葱、姜、蒜等调料。他的店铺还推出了现剥玉米粒、去皮土豆等特色菜品,深受年轻顾客的喜爱。虽然年轻人在外卖买菜用户中占比较大,但也不乏老年顾客。其中有一位年逾六十的阿姨顾客,已经在他那里订购了两年多的菜品。
在杭州这座现代化的城市,外卖买菜的便捷体验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根据饿了么的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文二街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的外卖买菜订单数量呈现出显著增长。杭州消费者买菜的客单价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杭州人对于海鲜和肉禽蛋的偏好度也略高于其他地区。一位杭州消费者在饿了么下单的食材订单中,包含了各种高级食材,如东星斑、三门青膏蟹等。
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刘仓贵意识到传统菜摊需要与时俱进。他把摊位搬到外卖平台上后感受到了收益的增加,但也明显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他说:“我们能送外卖,超市和社区生鲜店也能。大家都在互相学习,寻求更好的经营方式。”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杭州市已经启动了市区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工作,帮助农贸市场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和城市规划的变化。而杭州在这一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通过改造提升任务完成的农贸市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于菜场经营者来说这是一次适应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