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在小区散步时,总是被张大爷家阳台上的那一道“绿色瀑布”深深吸引。他的多肉植物,叶片饱满圆润,自然地垂挂下来,茎秆粗壮,带有木质化的纹路,仿佛一串串天然的绿色珠帘。了解之后才知道,这竟然是他多年前不经意丢弃在花盆旁的一片叶子自然生长出来的,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其实,我们在养多肉的时候,总是羡慕那些壮硕的“老桩”,但老桩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张大爷的这盆多肉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懒惰养植”比“精心呵护”更有效。
多年前,张大爷在掰下多肉的一片叶子时,因为叶子看起来很饱满,便没有舍得扔掉。他只是简单地将叶子放在混合了园土和沙子的疏松土壤上,没有刻意覆盖保鲜膜、喷洒水分,也没有天天守着。
没想到几天后,根就开始生长出来,小芽迅速生长,随后枝条挂高,自然垂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木质化形成了老桩。
回想起自己以前养多肉的经历,我总是怕它缺水缺养,频繁地浇水施肥。结果却往往是烂根或者徒长。现在我才明白,多肉植物并不需要过于精心的照料。就像张大爷所说,“人和植物都有节奏”——选择健康的叶子进行种植,干瘪、腐烂的叶子即使再折腾也很难成活;土壤需要疏松透气,不能闷根;要给予充足的光照,但避免暴晒,这样茎秆才会更壮实,颜色更鲜艳;浇水不需要太频繁,等土壤干燥、叶子发皱时再补充,这样可以促使根部扎得更深。
有时候看到邻居们为了培育老桩,又是控水又是施肥,心急如焚。他们也许应该像张大爷那样顺其自然一些。
张大爷说他每天只是随便瞄一眼他的多肉,如果太阳太毒就挪动一下位置,风大了就遮挡一下,及时清理黄叶软叶。这看似轻松的管理方式背后其实是他对多肉生长习性的深入了解和对环境的充分理解。他给予多肉足够的适应空间。
现在再去看张大爷家的那盆多肉,风一吹,叶子摇曳生姿,比花市上卖的老桩还要生动。
其实养多肉并没有那么多的“秘诀”,只需要选对叶子、用对土、给够光,再加上一些耐心就可以了。不要总想着“速成”,你太心急,它就越和你“较劲”。你稍微放手一些时候发现说不定已经拥有一串让人羡慕的“绿色宝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