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的老爷车多采用自然吸气发动机,历经多年的发展,其稳定性和耐用性广为人知,而且维护成本相对较低。随着涡轮增压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过去十几年里,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采用这种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在小排量车型中,如1.2T、1.4T以及1.5T的涡轮增压车型。尽管现在的涡轮增压器不太容易损坏,但在其他方面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维护成本较高。一些车辆行驶到十几万公里后,可能会出现机油消耗过多和油封渗漏等问题,从而导致后期的维修费用上升。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再坚持使用稳定可靠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而要选择使用涡轮增压技术呢?这主要是由于节能减排的需求以及引导的结果。
随着双积分的实施,为了降低油耗和排放,汽车制造厂商必须采用新技术。涡轮增压技术通过压缩空气进入气缸,可以在不增加排量的情况下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从而增加燃油的量。在一个较小的空间里,能量爆发更强,产生的动力也更大。这就像放鞭炮一样,在有限的空间里点燃,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相比之下,自然吸气发动机如果要想提高动力,就需要增加排量,扩大气缸体积,这势必会增加整个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进而增加油耗。而涡轮增压技术则可以在保持低排量的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提高动力输出,燃烧更加完全,排放的污染气体也更少。现在的要求是车辆的油耗越低越好,排放越少越好。在不增加排量的前提下满足这一要求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使用涡轮增压技术。
虽然小排量的涡轮增压车在动力和排放方面能满足要求和车主的需求,但它们的耐用性和稳定性仍然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涡轮增压技术的高压缩比意味着气缸中的空气被高度压缩,燃烧更加剧烈,产生更高的温度和压力,这会对发动机零部件造成更大的损耗。长时间使用后,零部件的老化速度会更快,油封橡胶也会出现更快的老化现象,导致一些小故障的出现,从而使得后期的保养和维修费用相对较高。
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发,增压车也在逐步改进其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使用更高强度的材料和更先进的冷却技术,增压车的耐用性和稳定性正在逐渐提升。未来,增压车也将如同自吸车一样稳定和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