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了前面的长篇论述,经历了出题者的巧妙陷阱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改错题的关卡。看似只是在寻找十个错误,但实际上背后蕴丰富的知识和技巧。今天,我将为你解析改错题的真谛,告诉你如何高效准确地应对这一挑战。
改错题究竟考什么?在考场上,许多同学如同“鸡蛋里挑骨头”,过分紧张于寻找每一处可能的问题。有时候即便找到了错误并改正,答案依然定为错误。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你需要了解改错题的几个核心特点:
1. 考查范围广泛但考点有限。每个考点通常不会重复出现,比如名词变复数,如果你已经改动两次,那么就需要谨慎选择。
2. 改错方式严格遵循题目要求。不注意纠错方式的回答即便答案正确也不会得分。例如,题目中提到的多余部分要用“╲”标注,缺词处要用“ﹿ”标注,但有些同学可能会忽略这些要求。
3. 专注于明显的错误。在纠错过程中,可能会被一些不常见的搭配所迷惑,选择了我们常用的搭配方式,但实际上严格来说并没有问题。改错题的目标是找出明显的错误,即两害相权取其重。
了解了这些特点后,有些同学仍然表示困惑:这些我都知道,但为什么还是做不对题呢?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考点和方法。
记住这个口诀:
形副介代冠,多删少要添;主谓必一致,时态需照应;名词变复数,搭配记心间;连词千千万,场合不能乱。
这个口诀涵盖了改错题的几乎所有考点。改错题的考点繁杂且多样,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你不断积累知识。下面我们结合一道高考题来详细解析一下。
以一道改错题为例:
我对踢足球产生了兴趣是由于一次小。在我读小学的某天下午,我刚好经过学校操场。突然,一个足球落在我前面差点打到我。我停住了球并用力将它踢回操场。令所有人惊讶的是,球进了网。操场上所有的球员大声欢呼,说我具有踢足球的天赋。从那时起,我开始放学后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我现在已经是一个优秀的球员了。
分析:
1. 第一句中的考点是固定搭配“be interested in doing something”。“产生兴趣”的正确表达是“be interested in”。与此相关的常见搭配还有:die of(死于内因)、keep sb from doing sth(阻止某人做某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