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这份《意见》,整个岗前培训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主要模块,即“专业素养与理念”、“教学理论与技能”以及“信息技术与运用”。培训将采取专题讲授与教研实习相结合、集中面授与网上研修互为补充的混合模式进行。这意味着,参训教师们将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能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实践和探索。
这份《意见》详细列出了围绕三个模块所设置的培训课程,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现代教育技术学》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等六门核心课程和教研实习环节。其中,六门课程的专题讲授将结中面授和网上研修,总学时数不少于120学时。
参训教师们还需要参加至少一个学期的教研实习,以提升其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实践能力。为此,《意见》强调,高校应为每位参训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以师徒形式在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技能、科学研究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细致指导。
关于培训考核方面,《意见》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岗前培训的六门课程考核将由参训高校自行命题、考试、评卷和成绩登录等工作。《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须进行闭卷考试,其余课程可采取开卷考试或其他考核方式。所有考核成绩将通过“岗前培训管理系统”上报省教育厅进行确认。
对于专题讲授的六门课程,每门满分均为100分,60分及以上视为及格。而教研实习则采用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计分制度。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参训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参训教师需提交一系列教研实习成果,包括课程大纲、授课教案、教学PPT、试讲录像以及教研(科研)申报书等。各高校将组建专家小组对每位参训教师的教研实习情况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