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鉴赏
一块好的匾额应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大致可分为文化和观赏两大价值。文化价值包括人文历史、题匾者的社会地位、对历史进程的贡献等;观赏价值则体现在书法艺术、制匾材料、尺寸比例、颜色搭配以及雕刻工艺等方面。好的匾额既能让人观赏舒适,又能承载丰富的历史内涵,使人听之故事不断。
二、鉴别
匾额的鉴别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首要任务是鉴别匾额的新旧,即真假。真正的匾额,其字迹应是原始性的,落款、年代与匾额的字迹应符合历史信息。而假的匾额则是现代人为谋取利益而随意捏制的。
如图1的《聚玉轩》、图2的《茶》、图3的《茶韵》三匾,都是现代作坊制作的假匾,通过电脑制作,如果仅从装饰角度看可算尚可,但既然署名,就应该是署名者的原作,否则就失去文化价值。
相对于此,如图4的《至德无名》匾,虽然是现代,但修匾者尊重历史,依据史料进行复制。虽然可能并未完全按照原尺寸复制,但至少继承了历史上的荣耀。
在鉴别匾额时,有一种改刻加款匾最容易使人走眼。如图5、6、7的《甲科》匾,制假者利用无漆光板容易处理的特点,再刻名人落款。仔细观察可见上下款字迹不一,上款字呆板,下款字细小流畅。上款字没有包浆,下款字虽然经过刷洗但仍留有原始包浆。再看上下款字刻度平面,明显上款板平面低于下款板平面。这些都是复合性改刻加款匾的特征。
如图8、9、10的《长乐未央》匾,体型大气,框雕人物众多,有一定赏识者一眼能看出此匾工出山西晋工。但漆水却露出南方漆色。通常古代制匾先由木工制成匾式并雕刻字及匾饰,再由漆工刮灰上漆。现代制作者为了达到神似陈旧的样子,故意洗掉金粉并使漆面变成龟裂纹状。此匾为现代改刻制匾,利用北方边框残缺字匾额为基础改制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