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工思政课”特色展示活动于5月15日在杭州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杭州市总工会主办,主题为“奋进杭城,状元显华”。活动形式新颖,通过AI对话、情景弹唱等创新形式,生动展现了杭州劳模、劳动和工匠的故事。自2024年以来,杭州市各级工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多次“工思政课”,覆盖了众多职工,成为凝聚共识、激发力量的重要平台。
全国总工会于2024年10月启动了“工思政课”的创新工作,杭州市总工会在不断创新思政课形式和内容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如何让创新形式更好地与课程内容结合,使思政课更加接地气和实效性强?杭州市总工会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为了让“大思政课”更加生动,可以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来深入讲解。在活动《劳模工匠说》中,全国和浙江省的劳动模范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些故事虽然平凡,但因为真实可信而更具感染力,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为了让“大思政课”更具吸引力,需要善于运用创新表达方式。活动中运用了AI互动、情景弹唱等创新形式,打破了传统思政课的刻板印象。表达形式新颖、感情真挚,更容易吸引年轻职工的关注和参与。
将地域特色融入思政课中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杭州的航空梦传承故事、本地旅游资源以及互联网产业等都被融入到活动中,展现了劳动者与城市共同成长的景象。
其他地方也在“工思政课”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这些案例表明,只有让思政课更加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才能提高其针对性和吸引力,真正走进职工心中,成为他们成长进步的“必修课”。
“工思政课”是激发广大产业工人新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要平台。未来,各地工会需要在内容、形式和机制上持续探索和创新,让思政课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励更多劳动者立足岗位,拼搏奉献,再创佳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