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XXXX年XX月XX日起,各地将陆续启动XXXX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对于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新的高考招录方式带来的变化以及浙沪考生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最近采访了多位长期从事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负责人。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解读,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一些建议。
选择学校和专业,需要理性而非盲目。天津大学招办谷钰强调,考生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既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也要充分了解专业的内涵和发展前景。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招生工作处认为,专业的需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考生不应仅仅追随当前的热门专业,而应关注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对于成绩中等的考生来说,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困扰也同样存在。扬州大学招办刘鹏展建议,这类考生应先选专业再挑学校,看清学校名气的背后,更要注重专业的支撑作用。
当前,许多高校推出了大类招生,这对于没有明确专业意向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清华大学招办刘震介绍,该校将原来的49个专业合并为19个大类招生,这样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和自,可以避免盲目性。
多地高校招生显示,录取阶段将合并部分录取批次。这对考生来说,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也需要注意一些变化。北京印刷学院招办孙鹏提到,北京本科二、三批次合并后,本科二批的录取控制线会下降,考生在选择学校时需要关注该校的录取排名和往年的录取分数线。
新的录取方式可以被形象地比作“桌餐”变成“自助餐”。宁波大学教务处、招生办李学兰表示,浙高考让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在新的录取方式下,考生需要更加关注高校的最低位次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排位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填报志愿时也要注意高校的选考科目设限要求,以免导致志愿作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