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了最新一批全国经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名单。据统计数据显示,共有105所高校成功获得批准,其中包括新设立的44个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68个合作项目。
经过统计,全国范围内获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总数已经达到248所,其中包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机构8所和以二级学院形式存在的非独立法人办学机构240所。但需注意,由于部分机构如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合工程学院等3所已经停止招生,因此实际留存机构数量为245所。
最新获批的44所机构名单分布如下:
北京:新增1所,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伊利诺伊工程学院;
上海:新增2所机构及2个项目,包括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未来工程学院和同济大学中意工程创新学院;
重庆:新增2所机构及3个项目,如重庆邮电大学远东大合学院;
江苏:新增10所机构,包括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伦敦南岸大合学院等;
浙江:新增3所机构,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未来科技学院等;
海南:新增2所机构,如北京语言大学克莱蒙语言科学与产业学院;
福建:新增1所机构,即福建理工大学帕特雷国际工程师学院;
山东:新增3所机构,包括青岛黄海学院惠灵顿理工联合学院等;
江西、河北、河南、湖北、陕西、黑龙江和辽宁等地也有若干新机构获得批准。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因其高昂的学费、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而备受关注。每年的学费一般在10万至30万币之间,甚至更高。其“2+2”或“3+1”的学制也要求学生需要在国内外学习后,再到境外继续深造,因此被称为“贵族学院”。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开放后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经过的发展,其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这些机构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创新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并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入发展,其数量将会继续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