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主流剂及其特点
1. 噻虫嗪
这是一种第二代新类杀虫剂,持效期长达90天。它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对蛴螬、金针虫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可采用土壤处理或拌种方法。优点是低毒、耐雨水冲刷,并能保护天敌。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抗性。
2. 噻虫胺
作为第三代新类杀虫剂,噻虫胺的杀虫谱更广,持效期长达6-8个月,并能促进根壮苗生长。使用方法包括土壤处理、灌根等。其优点是抗性低、内吸性强,并能兼治蚜虫、蓟马。但缺点是在强光下易分解,喷雾效果不稳定。
3. 辛硫磷
辛硫磷是一种传统有机磷类杀虫剂,速效性强,但毒性较高,残留期长,逐渐被其他剂替代。其使用方法包括毒土撒施和毒饵诱杀等。优点是价格低、见效快;但缺点是污染土壤,对鸟类和有害,部分区域禁用。
4. 毒死蜱+噻虫胺复配
此复配剂具有广谱杀虫效果,持效期8个月,可杀灭蝼蛄、线虫等,并增强抗逆性。使用时需谨慎处理毒死蜱的毒性。
5. 球孢白僵菌
这是一种真菌类杀虫剂,无污染,通过侵染害虫,适合绿色种植。其使用方法包括拌种和灌根。优点是无污染、安全环保;但缺点是需要高温高湿环境(15~30℃),养蚕区禁用。
二、剂选择建议
1. 优先选择低毒长效剂,如噻虫胺、噻虫嗪等,替代高毒性的辛硫磷和毒死蜱,减少环境污染。
2. 轮换用以避免抗性产生。建议交替使用新类与生物制剂。
3. 结合农艺措施,如秸秆还田前的彻底杀虫和播种前的深耕晒土,以降低虫卵基数。
4. 注意安全间隔期,特别是采收前一个月停用化学剂,确保农产品安全。
三、防治总结
地下害虫的防治需根据具体情况“对症”:速效杀虫可选用辛硫磷毒饵(非禁用区);长效防控则推荐使用噻虫胺进行土壤处理;对于追求绿色种植的农户,可选择球孢白僵菌进行拌种和灌根。农民朋友可根据作物类型、虫害程度及要求灵活选择剂,科学用以确保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