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绘画:薛亮的艺术之旅
作为一位对绘画充满热爱的艺术家,薛亮已与之相伴近半个世纪。深受传统艺术熏陶,同时涉猎西方艺术,薛亮对历史上的经典艺术深感兴趣,努力将其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风格。近期,他的个人作品展“山河万象”在美术馆成功举办,展出了他各个创作时期的百余件精心之作,对此他表示由衷的感激和喜悦。
回忆起艺术生涯的起点,薛亮表示,初入艺术学府时,众多经典名作让他如痴如醉,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当时,他夜以继日,不遗余力地汲取营养,苦临苦练历代名画佳作。为了深化对先贤笔墨语言的理解,他遍访祖国的名山大川,向自然学习,努力将自己融入自然,实践中深刻体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真谛。他以诗人的心灵观照世界,在创作实践中探索“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古人之迹”的精髓。
为了汲取文化的优良基因,薛亮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方法——“进进出出”。他带着问题向古人请教,解惑后回到自然进行写生,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实现了传统与生活的融合。这种自我修养的过程和对文脉的传承方式,使他创造出了独特的绘画符号和语言体系。他致力于使他的绘画语言具有时代性、性、可读性,以实现审美上的通感。
长期的“饱游饫看”和“目识心记”使薛亮对祖国的山川充满了深情。他心中的山川已不仅仅是物理性的存在,而是富有精神内涵的空间和鲜活生命的载体。他眼中的山水既能展现山川本身的特质,又能引发他对人类神情的联想,这是他创作的动力源泉。他的创作方法是以情生境,由境造景,由景抒情,以情摄人。他重新整合自然的镜像,力求使画面亦真亦幻、幽静渺远、浑厚灵秀,将诸多造型元素和谐统一于画面之中。
尽管在艺术上已有成就,但薛亮仍不忘初心,坚持为祖国河山立传。未来,他将继续借丹青以抒怀,助推艺术焕发新的光彩。他的故事和成就值得被更多人了解和欣赏。
《艺术人生》(2025年5月1日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