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在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指南》进行解读时指出,影响儿童青少年视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视屏类电子产品的屏幕亮度、环境亮度、观看距离和时间。由于儿童青少年的眼球具有透过性好、对光刺激敏感等特点,他们更容易受到电子屏幕的影响。
强调,电子屏幕的特点如直射光、富蓝光、刷屏快等,容易造成眼睛肌肉的紧张状态,导致视力疲劳,调节不足,甚至引发近视。工程院院士范先群及其团队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他们在多个省市的中小学校进行调查后发现,视疲劳的患病率为12.1%,观看电子屏幕时间过长和姿势不正确是主要原因。
范先群在卫健委妇幼司的专题中,针对如何正确使用电子屏幕给出了四条建议。观看电子屏幕时要保持端正坐姿,避免不良姿势。不要长时间目不转睛,要有意识地休息眼睛,进行眼部运动。第三,观看时要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不同的电子产品距离要求也有所不同。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高的电子产品,减轻视觉负担。
建议家庭在选择电子产品时,应遵循屏幕越大、分辨率越高的原则,并根据环境调整亮度。学校多媒体教室应选用大尺寸投影仪或电脑屏幕,确保良好的视觉环境。使用电子产品时,周围环境应保持适当的照明,避免过暗的环境。
当需要通过网络学习时,应优先选择大尺寸屏幕的电子产品,并确保屏幕分辨率高。儿童青少年的卧室不宜放置电视、电脑,夜间使用避光窗帘,避免在高亮度、富蓝光的电子产品光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