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的天然激素种类及其重要性
关于植物体内的天然激素,首先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至今已经发现了多少种植物天然激素?答案是11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曾认为植物体内的天然激素共有五大类,包括生长素、细胞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
然而在1972年至1974年期间,科学家从油菜花花粉中分离出了一种新的激素,被称为芸苔素内酯,后来又被确定为第六大激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植物激素被科学家们所重视。例如水杨酸,曾被称为维生素B11,现在是植物体内的第七大激素。
接下来是茉莉酸,它在水解后可以被植物吸收,诱导乙烯的产生。虽然见效较慢,但其促成熟作用显著且安全。茉莉酸被称为植物提取的第八大激素。
多胺类化合物,如湿胺、精胺、腐胺等,能够诱导一氧化氮的产生,促进根系的发育并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因此也被视为植物体内的第九代激素。
至于多肽,它是聚合态的氨基酸,能诱导作物定向生长或促进生长。虽然目前将其列为生物刺激素,但也被视为植物的第十大类激素。值得注意的是,多肽并没有固定的化学式。
最近,第11种激素独角金内酯被发现对侧芽生长有影响,正式成为第11大激素。在了解这些激素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多肽是否应列入11大类激素存在争议,但前五大类激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些都是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激素,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