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持续升级。网约车的新一轮竞争并未因美团的参与而停下脚步。近日,阿里旗下地图正式宣布进军互联网出行领域,推出顺风车业务。
这次竞争的热潮始于3月27日下午,地图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其顺风车业务主打公益出行,强调不抽取用户与司机的佣金。第三方收取的服务费也将得到的补贴。这与传统的网约车业务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传统网约车通常包括行程费用、佣金和平台服务费,其中服务费与佣金大约占比10%。
针对此举,电子商务中心共享经济分析师陈礼腾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滴滴与快的合并后,阿里巴巴在网约车领域曾一度沉寂。此次布局出行领域可视为阿里巴巴对当前网约车市场的一次回应。而集团总裁刘振飞进一步指出,他们的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而非追求商业化。他表示,顺风车不仅不会收取用户和司机的佣金,还会对服务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进行补贴。未来一两年内,商业化并不是他们的目标。
刘振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还表示,尽管滴滴和美团竞争日益激烈,但并未设定市场份额目标。他们的短期计划是先做好业务,并持续下去。他认为互联网出行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
回顾网约车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混战后,滴滴和快的在2015年合并。随后外来者Uber进军,引发了一场烧钱大战。最终滴滴与Uber合并,成为BAT共同投资的企业。正当人们以为市场将暂时平息时,美团打车的扩张打破了宁静。而现在作为阿里巴巴生态的一部分,进军网约车市场也代表了阿里的态度。陈礼腾认为,此举能为支付宝开辟新的使用场景并收集更多用户出行数据。他还表示,以零抽成的方式获得用户好感,以公益方式出牌更容易赢得用户信任和支持。地图作为生活服务的基础有着巨大的开发空间,出行只是其中之一部分。通过吸引这部分用户逐渐形成习惯可以打造以地图为基础的出行生态并与口碑等业务结合形成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