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是什么意思网络

是什么意思网络

工程通水已逾十年,作为“新世纪四大工程”的璀璨明珠,它的影响已然深深地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那么,这十年间,它究竟为我国带来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又凭什么被誉为“世纪工程”呢?

深入探讨工程建设的深远原因及其重要意义

我国之所以投入数千亿资金进行工程建设,核心原因在于水资源的分布极度不均衡。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困境,尤其是北方的北京、天津、烟台等地,缺水问题尤为严重。甚至,在京津冀地区,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面积达到了惊人的7万平方公里。

南方则截然不同,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占据了全国总水量的80%以上。早在上世纪,我国便有了调水的战略设想,但由于技术限制,长期无法付诸实践。如今,工程通水已经历十年时光。数据表明,截至2024年5月,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高达720亿立方米,相当于5143个西湖的水量,直接惠及超过1.76亿人口,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北京的地下水状况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经过连续八年的回升,埋深从25.75米回升至14.74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56.4亿立方米。东中线一期工程还支撑了受水区超过13万GDP的增量,在保障水资源的同时助力经济发展。那么,仅仅因为这些就被誉为“世纪工程”吗?

揭秘“世纪工程”背后的不凡之处

答案并非如此。除了工程的惠及面广,其建设难度和技术含量也是举世瞩目。作为世界上距离最长的调水工程,它要穿越近千条大小河流,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如何穿越黄河和如何克服落差。

要使长江之水流向京津冀鲁等地,必须穿越横亘其间的母亲河——黄河。但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问题十分严峻,南北存在6米的高差。面对这样的难题,工程团队通过巧妙的调水竖井设计,在黄河之下挖掘出两条长达4250米的输水隧道,单个隧道内径达7米。

为了保证水质安全,中线工程更是精心打造,将干渠水道全面封闭,甚至为水专门建造了高架桥。东线工程从起点到黄河南岸拥有近40米的落差,要让水流向上并非易事。东线一期工程配备了世界最大的泵站群,共有34处站点、160台水泵。

它的建设不仅使京杭大运河实现了全线通水,新增运力高达1350万吨,还为沿线提供了生态补水和农业用水。诸如滹沱河的复苏、白洋淀水域面积的扩张等实例不胜枚举。更在近期,山东省因干旱导致的灌溉水资源不足时,成功紧急输水300万立方米,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一伟大工程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还展现了我国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卓越技术实力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正是因为这些杰出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世纪工程”的称号实至名归。


是什么意思网络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