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提示】今年“我爱你日”(即5月20日与5月21日)婚姻登记是否开展?民政部回应:无统一规定。
光明约评论员观点:每年到了谐音“我爱你”的5月20日(“520”),全国许多新人都会选择在这一天登记结婚,成为婚姻登记的高峰日之一。今年因叠加周六的因素,预计会有更多新人选择在这一天登记结婚。对此,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应对,如北京、上海、湖北、浙江、山东等地推出延时服务,满足市民的领证需求。其中上海民政部门更是承诺“无论时间多晚,都会当天办结”,展现出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
这种响应民生的做法值得赞扬。人们希望在周末也能办理婚姻登记,那么民政部门为了满足的需求而加班也是应当的。其实,我们平时去办理一项业务时,往往需要请半天假。周末有了空闲时间,又恰逢吉日,公共服务理应更加贴近民众的需求。
也有一些人持不同意见,认为“520就一定吉利吗”,“幸福难道取决于什么日子吗”,这些声音对这一天人们的需求持怀疑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520”领证并不代表什么,“图个吉利”本身并没有科学依据。在这一天办理离婚的人也许同样不少。人们对于谐音的这种偏好没有道理,就是主观、情绪化、非理性的选择。
这就像是婚姻一样,人们在主流中反感“天价彩礼”,不喜欢在婚姻关系中过于物化对方。那么,人们对婚姻的真正期待是什么呢?恐怕也是那些主观的、情绪化的、非理性的偏好,如对另一半的感觉、心动等。现在公共服务部门主动迎合人们的这种偏好,哪怕是迎合一些没有道理的偏好,也是一种正确的趋势。因为人们的诉求已经从“我需不需要”转变为“我喜不喜欢”,公共服务也应该顺应人们的喜好去发展。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各地对“520”如此重视,也与婚姻登记的总体趋势有关。据民政部发布的《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年依理结婚登记的数量有所下降。“520”这个特殊日子就像双11和618一样,成为了一种集体狂欢,有望抬升全年的登记数量。为了鼓励结婚和促进生育,公共服务部门付出额外的劳动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人们扎堆在“520”进行婚姻登记,也提醒我们思考: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人们选择结婚?除了物质因素外,人们内心的感受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碰到一个有谐音的好日子时,人们就会想要去登记结婚。如果想要提升婚姻和生育的数量,就需要营造一个让人们心态平和、心情愉悦的社会环境。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为光明约评论员)上一篇:征集空间站货运方案对商业航天发展的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