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山竹韵映温泉
风掠过水面,涌起波澜,散发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风穿越潜山,竹浪起伏,澎湃着人间色彩。对于咸宁的温泉潜山,无需多言其他植被,单是那片庞大的潜山竹海,便是一道永不褪色的精神盛宴。
竹子,不刚不柔,非草非木,是植类中的独特存在。其节中空,叶片长披针形,是多年生的一次性开花禾本科植物。竹子的生长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慢时每天可长高20-30厘米,快时则每天能长高150-200厘米。其适应性强,分布广泛,易于繁殖、栽种和加工利用,具有许多优于木材的物理化学性能,融合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在传统文化中,竹子象征着活力、弹性、长寿、幸福、精神和真理。其神韵秀逸,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着青春永驻;其挺拔清丽,喻为翩翩君子风采。竹子的空心象征着品格虚心能自持;其弯而不折、折而不断的特性,象征着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正如张九龄所言:“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古人们为竹吟咏,留下了众多美篇佳句。郑燮被屋后的新竹所深深触动,感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王维面对竹子抚琴,感受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清幽之味。常建路过破山寺禅院,灵感涌现,得句“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刘禹锡睹斑竹情难自禁,吟出了缠绵感伤的斑竹词。而苏轼夜游时,神奇地写下了赞美竹影的妙句。诗仙李白访友不遇,却依然满眼诗情画意。这些诗词赞美了竹子的美丽、高洁和淡泊,展现了文人的人格追求和人文情怀。
潜山气势恢弘,与脚下淦河的烟波蒸腾相呼应。置身于潜山竹海之中,面对生机浩荡的潜山秀竹,“风生水起”是最能贴切、传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潜山的竹子除了挺拔、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外,更有着浓重的人间烟火气息。只要走进竹林中,就能感受到那种快乐、自由、自在的凡俗呼吸,因为一座城、一座山、一片壮阔的竹海的存在而变得生机盎然。
漫步竹林,美好的尘世佳话在心头涌动。这时,“孟宗哭竹”的故事总会浮现眼前:少年孟宗为母病寻找鲜笋,感动天地,最终得到竹笋,使母亲病情好转。潜山还有多种形态各异的竹子,如青皮竹、粉单竹、龟甲竹等,教人目不暇接。
因潜山的竹子,这里才有了桂竹园、百竹苑等与竹有关的人文景观,以及“百尺竿头”、“胸有成竹”等与竹有关的雕塑景点。所有这些,都源于摇曳的潜山竹的延伸和演变,使潜山成为一颗闪亮的“风景明珠”。
四季之中,潜山的竹子都有着不同的风貌:春天的新绿、夏日的摇曳、秋天的情思、冬日的静谧。可以说,竹是潜山的魂魄,它所带出的,是让人眷恋、感念、神清气爽的正气和清气。
摄影:周慎宝
壹点号 望月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