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于大树移植后的补水工作,输液法成为了广泛采用的新技术。园林工作者亲切地称之为树木的“打吊针”。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移植后短期内水分和养料的供需矛盾,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而且还能有效防治一些名贵树种常发的害虫,如蚜虫和钻蛀性害虫。输液法具有省工、省力、省、补水、补肥、环保以及不受地域限制等诸多优点。在各地的树木移植过程中,这一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输液的原理在于,通过输液的方式,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液能够被树体迅速吸收,并在树体内迅速传输。这样既能补充树体的水分,又能通过水中的农杀灭害虫。这种方法的实施时间一般是从春季树液开始流动,一直到秋季树木进入休眠期前都可以进行。但在冰冻的天气下不宜进行输液,以免植株受到冻害。
关于输液的具体步骤与方法如下:
1. 注孔准备。在树体基部钻制2-3个输液洞孔,这些洞孔与树干呈30度夹角,并深入到髓心部。洞孔的数量和大小应根据树体的大小和输液插头的直径来确定,以确保及时为树体提供水分和养分。使用注射器和喷雾器输液的树木需要钻制1-2个洞孔,而使用挂瓶输液的则需要钻制2-4个。这些洞孔一般距离地面0.2-0.4米左右,并且应该均匀分布,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
2. 输入液的配制。用于移植大树的输入液体主要以净水为主,可以加入微量的植物激素和磷钾矿质元素。为了提高水的活性,可以使用磁化水或冷开水。每公斤水中可以融入ABT5号生根粉0.1克、磷酸二氢钾0.5克。生根粉能够激发树体内原生质的活力,促进树木生长新根和新芽,而磷钾元素则有助于恢复植株的生命力。如果输液的目的是为了防治园林树木的害虫,那么可以选择内吸性的敌杀死、杀虫双、辛硫磷等农,并稀释成100-200倍的农溶液。
关于输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注射器注射法:将注射器针头拧入输液洞孔中,将贮液瓶倒挂于适当的高度,打开开关后液体即可缓缓输入树干内部,并沿导管流向全树各个部位。
2. 挂输液瓶导输法:将配好的液装入输液瓶中,挂在洞孔上方,通过棉芯将液输送到植株的各个部位。
3. 喷雾器压输法:将配液装入喷雾器,打开开关并拉动手柄打气加压,即可进行输液。
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注射器和喷雾器输液的次数和时间可以根据树体的需水情况来确定。对于挂液瓶输液的,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贮液瓶内的配液。当移植的大树生根抽梢后,可以停止输液,并使用波尔封闭洞口以防止病菌侵入。对于用于害虫防治的输送液,应注意树体对农的敏感性,避免产生害。如果是结果树,在果实采收前40天应停止施。在实施输液的过程中,其他的树木栽培措施也需要及时进行,不能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