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小麦拔节是什么样子

小麦拔节是什么样子

今天,小帮手收到了一位种植小麦的农民朋友发来的留言,他提到他们当地的小麦已经进入了拔节期。在观察小麦的生长状况时,他们发现部分小麦的根茎部位出现了病斑,甚至有几株出现了腐烂的现象。他们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根据这位朋友的描述,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可能是小麦纹枯病的症状。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见病害,它可以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中发生,从苗期开始一直到收获前。农民通常在播种前进行拌种处理以预防这种病害。尽管在年前这种病害的发生较少,但在年后,特别是在拔节期到穗期期间,它的发生会变得更加严重。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为小麦纹枯病呢?

在小麦纹枯病初期,麦株可能会呈现出发黄的迹象,此时判断较为困难,因为干旱、缺肥、除草剂害、播种深度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小麦发黄。但随着病情的加重,我们可以在小麦茎杆上观察到云纹状的病斑,这些病斑会从下往上出现,初期出现在茎杆的下部,然后逐渐扩展到上部。开始时是小的斑点,然后逐渐扩大成大的斑块。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病斑所在的位置开始腐烂,如果茎部开始腐烂,小麦植株很快就会死亡。如果小麦在穗期感染了纹枯病,可能会导致小麦出现白穗现象。如果在种植过程中观察到小麦出现白穗,可以检查小麦的根茎部位是否有云纹状病斑以及腐烂的情况。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呢?

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温度的逐渐回升,特别是在3月中旬以后,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如果冬季天气寒冷,可能会抑制纹枯病的发生。但在4-5月份,随着温度的再次升高,纹枯病的发生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播种过早的麦田更容易受到纹枯病的侵袭。这是因为播种过早的麦田在小麦出苗后可能会遇到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田间病菌数量也会在年后增加,增加危害。杂草较多的地块同样更容易发生纹枯病,因为杂草可以为这些病菌提供寄主,帮助它们越冬,并在温度回升后开始造成危害。

那么如何防治小麦纹枯病呢?

我们建议以预防为主,当田间已经出现症状时,应及时进行防治,越早越好。预防措施主要是在播种前进行拌种预防,使用如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烯唑醇等进行拌种,这可以有效预防纹枯病。市面上也有许多针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剂,如苯甲·丙环唑乳油、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等。根据防治情况,可以间隔7-10天再次喷施。

随着小麦进入拔节期,农民朋友们需要警惕各种病害的发生。如果发现小麦发黄并观察到云纹状病斑和茎部腐烂的现象,应及时进行防治。

最后想向大家了解一下:你们在种植小麦时,纹枯病的发生情况如何?希望各位农民朋友能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小麦拔节是什么样子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