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迟日江山丽这首绝句的解释

迟日江山丽这首绝句的解释

【诗韵与智慧的融合】

唐朝时期,公元764年,安史之乱结束,唐朝迎来了短暂的安宁。在这一年合并剑南东、西川为一道,任命严武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镇守成都。此时的杜甫在梓州避难已两年之久,收到好友严武的来信邀请其返回成都后,他立刻启程归乡。春天的美景让他感受到生机与希望。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杜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绝句四首》,其中的第三首成为文化的瑰宝。

这首诗以简单而美丽的语言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景象:两只黄鹂在翠柳上欢快地鸣唱,一行白鹭飞向蔚蓝的天空。窗外的西岭上覆盖着千年的积雪,门前的船只带来了远方的讯息。每一个字、词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词汇,无需额外的解读,但在杜甫的笔下,它们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其简单与纯粹。诗人漫步草堂周围,眼前的景象并不繁复,但却是一幅视觉盛宴。杜甫的不凡之处在于,他能在简单的表象下感受到丰富而动人的内涵。虽然人们常说“大道至简”,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要把诗歌写得简单并蕴含深意,是难上加难。

这首诗也是喜悦的。收复失地,好友严武再次镇守蜀地,使杜甫得以从梓州回到他深爱的成都草堂。内心的喜悦无法用言语表达。虽然杜甫的许多诗篇都带有悲伤的色彩,但这首诗却充满了希望和欢乐。

这首诗给人以宁静的感觉。尽管它表达了喜悦,但却安静、平和。这种宁静来自于好天气,诗人看到了遥远的雪山和蓝天中的白鹭。今天的读者仿佛能嗅到千年前的空气中的清新和甜意。

这首诗的画面感非常鲜明。诗人打破了七绝的常规,通过对偶的方式,每一句描绘了一个景象。这些景象之间既有协调也有差异,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工笔细描,“一行白鹭上青天”则更接近写意。诗中的色彩也有动与静的关联。和白色来自两种鸟儿的羽毛,它们飞翔时的细小身影如同闪烁的光斑。而翠柳与青天的色彩则是相对稳定的,代表着生机与辽阔。

这还是一首壮丽的诗。诗人在有限的文字中注入了无限的时空感。诗歌的前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户外所见所闻,而后两句则将视线从室外转向室内(可能是书房),再回到户外。目睹窗间雪影,杜甫的心灵被久远的雪色所感染。当他走到户外,看见门前的江水边停泊的船只,思绪由近及远,想到了万里之外的江南甚至大海。

除了上述的解读外,这首诗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特点:它的逻辑十分缜密。四个景象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通过数词和量词的搭配,表现出画面的和谐和意境的开阔。

品读这首诗,让人想起《南史》中的记载:有个叫萧贲的人,在扇面上画出山山水水,虽然扇面小,但画中的气势有万里之遥。这首诗也是如此,简单的词汇中蕴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意境。


迟日江山丽这首绝句的解释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