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曾经被视为禁忌的开始
近年来,许多食品饮料的外包装上,醒目的“零糖”、“无蔗糖”字样斩钉截铁地标明自己与糖的断舍。这一切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身材的担忧。近日,一款“零糖”饮料因标识问题道歉,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元气森林因在乳茶产品中未明确区分“0糖”和“0蔗糖”而道歉。尽管没有蔗糖,这些饮料仍然含有其他甜味剂,如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等,使得食品呈现出甜味。在市场上,类似的零糖食品层出不穷,尤其是那些混淆“零糖”和“无蔗糖”概念的产品,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在大兴区某超市的饮料区,记者发现了大量的零糖饮料,它们以鲜艳的包装和强调的“0糖”字样吸引消费者。除去无糖纯净水、矿泉水、苏打水外,其他带有味道的饮料大多集中在另一个货架,其中三分之一的产品明确打着零糖、无糖等宣传字样。这些零糖饮料的包装以清新、鲜亮的色调为主,大量使用粉、绿、黄、白等色彩,更易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除了饮料,超市中的酸奶、饼干等也能找到零糖的身影。相比之下,零糖饮料的数量最多。在超市附近的奶茶店,同样提供零糖、无糖气泡水。消费者选择零糖食品的原因主要是怕胖。
在网络购物平台上,零糖食品更多。商品详情中充满了“不怕胖”、“零负担”等诱惑性词汇。一些电商APP还专门为消费者总结出未添加糖饮料榜和未添加糖饼干蛋糕榜。无糖饮料和无糖饼干蛋糕的销量非常可观。
元气森林等企业的产品虽然宣称“零糖”,但实际上含有各种甜味剂如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等。这些甜味剂可以代替白砂糖、蔗糖,给食品饮料带来甜味。记者收集到的23款零糖食品饮料的配料表中,无一例外都含有甜味剂。其中,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等出现的次数较多。
需要注意的是,零糖并不意味着不升血糖、不怕胖。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指出,限制糖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消费者对甜味的依恋使得企业生产出添加甜味剂的低糖、零糖食品。这样的产品虽然符合健康潮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摄入。范志红强调,仅仅通过是否加糖来判断食物是否适合糖尿病人食用是不准确的。血糖升高与是否加糖没有直接关联。
范志红还建议消费者在选择零糖食品饮料时,应关注其配料表,警惕加入的其他糖、糖醇、低聚糖和甜味剂。她明确建议消费者不要把食用这种零糖食品饮料当成防止肥胖的主要手段。“这些所谓零糖产品,不是,可以消费,但是千万不要看见零糖,就纵容自己。”
选择零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身材的担忧的体现,但过度依赖零糖产品并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者应该更加关注食品的配料表,理性选择食品,不要被表面的宣传所迷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