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同事第一次担任二管轮时,经历了一件让他十分愧疚的事情。他在完成加油操作后,多次测量油舱,油的计算结果是正常的。第二天再次测量时,发现少了5吨油。他对此感到困惑和懊恼,不知道原因何在。
同样的事情,我也曾在担任二管轮时遇到过,这是我个人的失误,也是给初入此行的人的一个警示。希望通过分享我的经历和教训,能够给后来的二管轮们一些启示和帮助,避免重蹈覆辙。
接下来我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四大金刚”奇妙重逢的故事。
那是2017年的事情了。当时,我因为所在船只由外贸转为内贸,工资大幅减少,我们全体船员都选择了下船。我和大管轮、三管轮都是从这条船上提拔的,只有四个月的资历。下船后,由于资历尚浅,再次上船十分困难。大管轮选择了冒险加入FH海运公司。虽然我对FH海运的半年压工资有所顾虑,但在大管轮的劝说下,我们一同前往了同一条船,最终在马来西亚的PortKlang港口坐上了快艇,穿越半个多小时才抵达锚地登船。接下来的四个月、六个月,我们的三管轮和机工长也陆续加入了我们的队伍,仿佛“四大金刚”再次团聚,缘分妙不可言。
在我们第二个航次的巴生港加油过程中,我发现了不对劲。量油尺上出现大量泡沫,根据我的经验判断,加油船在捣鬼。加油结束后最后一次量舱,油位迅速下降。我记录了每次量油的时间和液位,并向老轨汇报了情况。根据这个速度,至少少了10吨重油。轻油加完后,加油船催促我们量舱计算,但我们坚决要求等待半小时后再量舱。最终确认重油少了十多吨,轻油少了五六吨。我们要求继续等待半小时,但加油船态度强硬,最终妥协少签8吨重油。老轨坚决要求少签15吨重油并补齐轻油。这场争执持续了一个小时才达成妥协。接下来的补油却导致了惨痛的教训。
在印度哈迪尔港卸货期间,我们遭遇了发电机飞车的突况。我及时采取措施稳定了发电机转速并放残处理。这次事件让我意识到轻油的质量问题。在后续的加油过程中,我全程点滴取样以防万一。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提前做好加油计划并量好舱;与商检或加油船的人一同量舱;加完油后以本船实际加油量为准并保留油样送验;量油时注意观察量油尺上油状态的变化等。
如今虽然很多地方已经采取了措施防止加油船少加油并建立了信誉机制但问题仍然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警惕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应对各种挑战如今出现的消泡剂等新型添加剂也需要我们高度警觉总之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航海中的各种挑战
我是@航海界周伯通欢迎留言分享你的建议和观点让我们共同学习进步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