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春江花月夜原文欣赏

春江花月夜原文欣赏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绝美佳作,被誉为七言长篇歌行中的璀璨明珠。此诗首次亮相于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后被收入《全唐诗》。作为张若虚仅存的两大文学瑰宝之一,它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张若虚是扬州的才子,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尽管他的生平事迹略显神秘,但凭借这首诗歌,他在诗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首诗虽沿用陈隋乐府的旧题,却以全新的视角描绘出幽美邈远的春江月夜景象。此诗既表达了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又富含对人生的深刻哲思。它突破了梁陈宫体诗的局限,展现出宏大的宇宙意识,营造出一个深沉宁静的艺术境界。全诗结构严谨而富有韵律,先绘景再明理最后抒情,浑然一体。如同旗帜般,它引领诗歌风格从齐梁的绮丽转向盛唐的清丽,被誉为古代诗歌史上的巍峨里程碑。

让我们逐组赏析,走进这首诗的瑰丽世界。

开篇:春江潮水连天涌,海上的明月伴随潮而生。月光照耀的江面波光粼粼,延伸至千里之外,每一处的春江都被月色所覆盖。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江畔的美景:江水蜿蜒绕过芳草之地,月光照耀下的花林如同覆盖了一层雪霰。夜间的霜露在空中飘舞,江畔的白沙与月色融为一体。

诗人随后开始思考宇宙与人生:谁是最先看见明月的人?江上的明月又是何时初次照耀人间?人生一代代无穷无尽,但江上的明月却年年如此。这样的对比让我们思考生命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

离情初现:诗人感叹不知道江上的明月等待的是何人,只看到长江送流水。白云飘去悠悠,青枫浦畔带着无尽的离愁。

思妇的怀远情感被进一步描绘:谁家今夜的小舟漂游在江上?哪里是她相思的明月楼?可怜的楼上月光萦绕,照在她的妆镜台上。

相思之苦:思妇心中的思念无法消除,月光在帘间徘徊不去,在捣衣砧上轻轻拂过。此时两人虽然共望明月却无法通话,她只能愿随月光照至君侧。

游子的愁绪:鸿雁无法传递消息,鱼龙跃出水面也无法带话。游子昨夜梦中看到闲潭落英缤纷,春天已过半却仍无法归家。

时光流逝与离情的深化:江水送春去,江潭落月又西斜。斜月沉入海雾之中,碣石与潇湘之间路途遥远。随着时光推移,离情不断加深。

余韵悠长:不知有多少人乘着月光归来,落月摇动着情感洒满江树。结尾留下遐想,将离情渲染到极致,余韵悠长。

《春江花月夜》完美融合了写景、抒情与哲理。它带领我们领略春江月夜的美丽景色,也让我们对宇宙、人生、爱情产生更深刻的感悟。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充满韵味,每一字都饱含情感,让人陶醉其中。


春江花月夜原文欣赏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