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游李坑村,感受徽派建筑的韵味与诗意生活
听说李坑村是江西地区“小桥流水人家”的缩影,我对这种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向往已久。于是,我踏上了前往李坑的旅程。
李坑村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从婺源县城出发,大约半小时的车程便可抵达。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古村,仿佛一个藏在深闺中的明珠,静谧而安详。
一踏入村口,便被高大的牌坊所吸引,牌坊顶部镌刻着“李坑”两个大字。清澈的小溪沿着中街路流淌,犹如一管长长的墨笔,画出了的徽派建筑,勾勒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沿着小溪流淌的方向,我们漫步在李坑的街巷之间。从明清两代一路走来的民居依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受徽文化影响,村中徽派建筑随处可见。这些房屋布局精巧,自然得体,空间结构和利用丰富多变。石雕、木雕、砖雕工艺精湛,格扇门窗、方柱石基古朴斑驳。
深宅大院承载着无数的故事,而临溪的民居则充满了诗意。每个院落几乎都有一个用竹篱圈建的小菜园,翠绿的竹管引来汩汩山泉,滋养着园中的蔬菜及鲜花,使小院平添生机。清澈的溪水在狭仄的青石缝间流过,发出淙淙的响声。石凳上,老翁和老妪轻摇蒲扇聊天,黄狗微闭双眼,悠闲地打量街上的行人。几只山雀在院门口的樟树上清脆地鸣叫,一切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李坑以溪流著称,村内街巷溪水贯通,或明或隐,或宽或窄,但溪水都清澈见底。几名农妇在溪边浣洗,背影被涟漪荡漾开去,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溪边的古树搭出了一片荫凉,竹排诠释了水乡的情致。有水便有桥,桥是古村的经脉。李坑的桥材质多样,石、木、砖等各式溪桥数十座,将民居连接在一起。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李坑的古风文化。从宋至清,这里仕官富贾众多,更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的盛事。至今,村中仍可看见“昌荣万代”的匾额。巨贾名流留下的财富不仅仅是眼前的徽派建筑,更有独特的胸襟和理念。古村的高宅都削去一角,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之道。这让人联想到皖南桐城的“六尺巷”典故,以及村中的一副楹联:“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中存一点子种孙耕”,进一步展现了李坑人的胸怀。
站在高坡之上回望,满目青山之间,小桥、流水、人家;天光云影之下,粉墙、青砖、黛瓦。我深深被古村的绝美景色所吸引,更感叹于古村的胸怀与和谐氛围:不与凡尘争长短,独对春秋敞心扉。来到李坑村,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更能感受到徽派建筑的韵味和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在李坑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品味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