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和发展历程中,「人力资源」这一概念的起源可追溯至对人事管理的深度洞察。初期的人事管理,主要围绕着为企业员工、发放薪资及员工福利等相对边缘化的工作。这一认知在密歇根大学教授戴维·尤里奇的研究下发生了性的改变。尤里奇教授发现,一位卓越的HR专业人士能影响企业近20%的绩效,他坚信「人才」是推动企业快速前行的核心资源。于是,「人力资源」的概念应运而生,重新定义人力资源不应仅仅是处理行政事务的后勤部门,更应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和变革的先锋。自此,全球企业纷纷开始接纳并深化人力资源的管理概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数次变革。最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围绕行政事务展开,尽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产生的价值却有限。接着,进入了职能化管理阶段,形成了六大核心模块,如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等。这种划分虽然明确,但各模块间缺乏联通,工作衔接上存在断层。如今,我们已迈入战略性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的工作重心更多地聚焦在变革和战略部署上。
那么,何为HR三支柱模式呢?这一模式由三个核心支柱构成:COE专家中心、HRBP业务合作伙伴以及SSC共享服务中心。这三个支柱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全面服务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共享服务中心(SSC)是这一模式的基础。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通过信息化、集中化的处理方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都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处理员工薪酬、工资单打印等工作。SSC作为一个共享平台,集中处理各部门的人力资源事务性工作,如员工、薪酬福利核算与发放、劳动合同管理等,为员工提供一体化、数据化、自助化的支持。
人力资源业务伙伴(HRBP)是连接业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的桥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传统的HR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HRBP应运而生,他们深入业务部门,利用专业的人力资源知识和技能,帮助业务部门解决团队和人才管理问题。他们不仅是咨询者和解决方案提供者,更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
专家中心(COE)是人力资源的战略指挥部。COE从业者都是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他们帮助公司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流程和变革等。他们是公司的战略伙伴,为公司管理层提供人力资源领域的专业建议和支持。
HR三支柱模式通过整合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合作伙伴和专家中心的力量,实现了人力资源工作的标准化、一体化和战略化。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企业中搭建这一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