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久旱逢甘霖,喜迎大雨缓解严重旱情
自持续的气象干旱以来,江南和华南等地的天气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雨水。在雨水的滋润下,当地的气象干旱得到了显著的缓解,气象台也在十一月十六日解除了长达90天的气象干旱预警。那么,南方最近究竟下了多少雨呢?
据天气网的气象分析师张娟介绍,从十一月十四日的八点到二十一号的八点,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西以及广东北部等气象干旱区域都出现了超过十毫米的降雨。特别是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部以及广东北部等地的累计降水量更是超过了五十毫米。
在省会城市中,南昌在十八日的降水量达到了惊人的三十毫米以上,这是当地时隔一百四十二天的首场大雨;福州在十六日的降水量也达到了二十六毫米以上,是当地时隔七十五天的首场大雨。
近期南方的降水过程主要以稳定性降水为主,雨势平缓,有利于水分渗透到土壤中,从而缓解旱情。根据气候中心的气象干旱监测图显示,今天(十一月二十一日),江西大部、湖南东部以及广西北部的重旱或特旱已经基本消失。与十一月十四日相比,南方重度缺墒和轻度缺墒的面积也大大缩小。
本周,南方的降水依然频繁。预计今明两天,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南部、江淮以及江南北部和华南东部的部分地区将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还将有大雨。而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也将迎来中到大雨,局部地区甚至会有暴雨。
根据气象台的中期预报,整个十一月下旬(十一月二十一至三十日),江南、华南等地的降水将比常年同期偏多四至八成,部分地区甚至可能偏多一倍以上。
那么,是谁改变了南方从干燥少雨到雨水频繁的天气格局呢?张娟表示,这背后的推手正是副热带高压。此前,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控制着江南和华南等地,导致这一带气温偏高而降水稀少。但现在,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东退南落,其西侧的东南风将海上湿润的水汽输送到南方。高原槽和南支槽的东移也提供了动力条件,共同导致了南方的大范围降水。其中,湖南、江西南部一线处在副热带高压西侧和北侧,正是降水最为明显的区域。
天气网提醒,本周南方依然多雨,旱区的气象部门应抓住降水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各地相关部门要做好库塘蓄水工作,科学调度水资源进行补水,并继续做好节水和保水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