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我们发布了前两期的,许多朋友反映网络技术题目较难。在弱电领域,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很多朋友对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不太熟悉,而大部分弱电项目都与网络技术息息相关。经常会有朋友询问关于网络技术方面的问题。本期我们将从基础开始,为大家讲解这七大要点,这些是弱电人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IP地址段及数字的含义?例如,在“192.168.0.1/24”中,“/24”是什么意思?这里的“24”代表了网络号的位数,也就是子网掩码的前24位为1。换句话说,“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再例如,“172.16.10.33/27”,这里的“/27”表示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即前27位都是1。子网掩码用于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是网络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在一个C类IP段中,有多少个可用的IP地址?例如,“192.168.1.0-192.168.1.255”,这是一个C类地址,总共可以容纳256个IP地址,但其中网络地址(如“192.168.1.0”)和广播地址(如“192.168.1.255”)不可用,因此实际可用的IP地址只有254个。这些专用IP地址通常用于内的设备通信。关于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的用途,网络地址用于标识网络段,而广播地址用于向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发送消息。
三、什么是公网IP和私网IP?为什么IP地址通常以“192.168”开头?“公网IP”指的是在互联网上唯一且全球通用的IP地址;“私网IP”则是指在特定网络(如家庭、企业、学校等)内部使用的IP地址。为了节省公网IP资源并提高内部网络的灵活性,我们使用了私网IP地址。“网络中的主机需要通信需要一个IP地址”,IPv4地址中预留了部分IP地址段作为私有地址使用。“除了这三个私有IP地址段外,其他的都是公网IP。”在实际项目中,“我们经常使用这些私有IP地址,比如在做监控项目或内部组网时”。“IPv4的地址资源有限,‘我们通常需要通过NAT(网络地址转换)实现私有IP到公共IP的转换。” NAT将大量的内网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或端口映射方式访问互联网上的服务。“这样我们在远程监控项目中就能访问内部设备了。”这也是实际应用中的一大亮点和难点。我们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网络安全和数据传输的问题。至于交换机如何连接和进入配置界面这个问题涉及到交换机的硬件连接和软件配置环节在下一期我们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答并涉及vlan间通信的原理以及无线AP与无线路由器的区别和应用场景等内容敬请期待后续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