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亭阁花灯映照市民狂欢夜。玉山镇供图
随着“起——灯——咯——”的方言号令,夜色中的玉山镇灯光明亮。锣鼓喧天,号角齐鸣,一条由亭阁花灯组成的巨龙腾空而起,在龙珠的引领下,穿越大街小巷,向着古茶场方向进发。
古茶场,位于浙江省磐安县玉山镇的茶场山下,始建于宋代,是全国罕见的古代茶叶交易市场。这里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历史,元宵节期间,各村的龙灯齐聚茶场庙,祭茶神、演社戏、闹新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民俗风景。
观众们的目光被这条光彩夺目的巨龙所吸引,惊叹不已。舞龙队员们身着彩衣,在锣鼓声的伴奏下,身姿轻盈、脚步稳健,大彩龙在夜幕下盘旋舞动,气势恢宏壮观。这不仅是一场“神龙呈祥”的瑞兆,更是一种“龙马精神”的迸发。
旁边还有一条由小学生制作的迷你亭阁花灯,这是玉山小学将非遗项目引入校园的成果。学生们在学习中传承非遗文化,制作自己的花灯,融入灯火璀璨的民俗狂欢之中。四年级的胡润炜抬着自己制作的花灯,兴奋地表示:“虽然花灯有点重,但能够在村里舞龙,我很自豪。”
龙舞神州,是浙江磐安先人们留下的春节习俗。《三国演义》中的“龙点睛”描绘出龙的神奇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亭阁花灯则是龙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集多种民间工艺于一身,寓意吉祥。走进村里的花灯制作工坊,老手工艺人们精心制作每个部件,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创意,让亭阁花灯别具一格。
亭阁花灯的起源与当地“赶茶场”的习俗紧密相连。相传晋代道士许逊曾传授种茶、制茶技艺,帮助当地民众打开销路,深受民众爱戴。为感其恩德,当地茶农尊其为“茶神”,形成盛大的庙会“赶茶场”。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正逢“春社”,各村迎龙灯到茶场庙“朝殿”。自宋代以来,岭口村用形似亭阁的佛龛接茶神到本村供斋奉敬。祖辈们从佛龛的形状得到灵感,将花灯设计成三层楼阁,做出华丽的花灯。亭阁花灯表演有固定的流程,从岭口村出发的行灯路程中,舞龙的汉子肩扛灯板,道路两旁观灯的人出阵阵欢呼。
新春伊始,龙灯在山乡间飞腾,带着人们的祈愿和勤劳善良的精神撑起一方水土的兴旺。如今灯火更盛,人们用赶的步伐抬着龙灯向着春天出发。茶场山的茶叶正在抽枝萌芽、拔节生长所有的愿景在龙马精神的激励下将如约而至。(陈新森)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传承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