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我对那些被称为“新鲜屋”的牛奶纸盒包装有些微词。
这些纸盒外表简洁,步骤图解清晰,但想要顺利打开却并非易事。有时候,按照图解向前用力挤压,封口却仍然难以撕开,反而导致包装纸板破损,一片狼藉。
不仅仅是牛奶盒,其他采用塑料薄膜封口的包装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一颗果冻、一杯酸奶或者一盒豆腐,它们的封口紧得让人怀疑人生。
我曾遇到过一盒豆腐,尝试撕开封口薄膜多次却未能成功,最终只能感叹热封层太结实。
这种热封技术不仅应用于果冻盖子和牛奶纸盒,也用于许多需要打开热封包装的场合。当消费者试图从零食袋的顶部整齐地撕开,而不是顺着锯齿撕坏时,面临的也是同样的挑战。
热封技术的本质是利用热塑性塑料作为“胶水”粘住开口。在包装内部,热封口机会对局部进行加热并压合,使部分熔化的塑料粘住封口。
理想情况下,这些包装在开启时应该再次从热封层的地方分离。如果热封过于牢固,用力撕扯可能导致包装在其他部位首先破裂。
这种矛盾的需求在于,这些封口需要同时满足两种相互冲突的要求: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保持紧密贴合以保证产品品质,但在使用时又要易于打开。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生产者会调整热封的温度和成分。相对难以撕开而言,更严重的问题是密封失败,这会导致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包装设计者在确保密封性的前提下,会尽量将热封做得更严密,这可能导致难以整齐地撕开封口。
为了加快生产速度,生产者可能会提高热封设备的温度,使热封界面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温,从而加快封口速度。过高的封口温度会导致热封结合过于紧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精确控制热封温度是关键。改变热封层的配方和设计也是有效的途径。例如,将两种并不非常亲和的聚合物材料混合在一起制成热封薄膜,可以降低热封层的强度,使其更容易从内部开裂。还可以设计让包装材料的热封层和芯层之间的结合强度降低,易于剥离。对于像果冻杯子这样的包装,考虑两种材料的相容性也非常重要。
对于牛奶屋形纸盒等包装,可以通过设计一种密封较弱区域来方便打开。例如,在某块区域留下密封较弱的部分。另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改变打开方式,例如给屋形纸盒添加额外的盖子或者给热封零食袋增加易撕的锯齿。这样,热封处只需保证密封牢固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