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业光伏项目的前期开发阶段是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这一阶段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寻找项目资源、初步沟通、资信审核、厂区情况调研、屋顶情况评估、用电情况分析、生产情况考察、现场实地踏勘、技术方案测算以及确立开发意向等。本文将逐一解析这些环节的细节流程,分享经验并给出避坑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工商业光伏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要点,少走弯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一、寻找项目资源
关注工业园区、大型工矿企业等场所,这些区域通常具备较大的屋顶面积和稳定的用电需求。
通过招商平台、行业协会等渠道获取项目线索。
实地调研,初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收益。
避坑指南:避免盲目开发,充分调研,防止前期成本浪费。
二、初步沟通
建立联系,了解厂区情况、屋顶结构等基本信息。
探讨合作模式和用能需求,展示专业能力,增强业主信心。
避坑指南:避免过度承诺,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信任。
三、资信审核
审核企业属性、资信状况、经营状况等。
核实建筑物产权情况。
多渠道验证企业资信,全面评估风险。
避坑指南:重视资信审核,避免因业主问题导致项目停滞。
四、厂区情况调研
了解厂区布局、生产流程、用电设备等,评估光伏项目适配性。
现场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综合评估项目潜力。
避坑指南:避免片面评估,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五、屋顶情况评估
考察屋顶结构、面积、承载能力等。
检查周边遮挡物和高楼建设规划,评估环境对光伏项目的影响。
利用无人机航拍进行复核和拍照,专业检测确保屋顶安全。
避坑指南:重视屋顶隐患的排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六、用电情况分析
分析分时用电电量、电价、电压等级等,评估项目经济效益。
收集电费单,精准测算发电量和用电成本节约情况。
结合峰谷电价优化项目运行策略。
避坑指南:避免数据偏差,结合实际调研核实数据,确保项目收益评估准确。
七、生产情况考察
了解生产计划和用电高峰期,评估光伏项目与生产需求的匹配度。
制定定制化方案,灵活调整以适应生产计划的变化。
避坑指南:重视生产变化对项目的影响,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