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原文及翻译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原文及翻译

在南宋淳熙十五年的一个夜晚,即公元1188年,两位年过半百的男子,在微弱的灯光下对酒而歌,倾诉着他们的心事。

他们心中的思绪或许是:“今夜我们共饮,杯盏碰撞间,仿佛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这两位男子,便是辛弃疾与他的挚友陈亮。

陈亮,字同甫,是南宋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他才华横溢,喜欢谈论军事,与辛弃疾有着深厚的友情。

史载,陈亮性格豪迈,才气过人,他与辛弃疾的交情深厚,彼此欣赏。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便是在他们重逢后不久创作的。

十年前的分别后,两人终于再次相见。虽然只相聚了短短的十天,但在这十天里,辛弃疾带着病体陪伴陈亮饮酒、游览鹅湖的自然风光。十天的相聚无法弥补十年的分离所带来的遗憾。

当陈亮离开后,辛弃疾心中难舍,写下了一首《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夜晚独自一人时,他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志向,凝视着墙上的剑,感到悲伤,于是写下了《破阵子》这首词。

《破阵子》中最著名的当属辛弃疾的作品。词中描绘的家国情怀、山河壮丽,以及壮志未酬的无奈,都充满了深深的哀愁。稼轩的豪情壮志是与生命紧密相连的,但年岁已高,梦想却难以实现,即使是再乐观的人也难以抵挡时间的消磨。

辛词中所描述的“看剑只能在醉里,吹角只能在梦中”的情景,与“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意境相似。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看似近在咫尺,但辛稼轩用尽一生的力量却始终无法跨越。

他期待的场景是:战士们矫健的战马如刘备的卢马一样,跃马檀溪不在话下;弓箭手技艺高超,如雷霆之迅猛。他希望助君王收复失地、平定天下,成就千秋的美名。然而现实却是骨感的,梦虽美好却难以成真。

词中的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犹如一个巨大的反差,将前面的壮志豪情一下子打破。现实中只有一个满头白发的中年人在灯下畅想那些壮丽的画面。这正是辛弃疾的魅力所在:梦里攀登高峰,醒来却跌入深谷。他心中的悲愤与失意是这首词的魅力所在。辛弃疾的命运如同杜甫、陆游、岳飞等英雄人物一样令人感慨。他们面临的困境并非是自身的衰老,而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这种悲剧性的冲突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动人心弦。这首词之所以如此出色,正是因为它展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反差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这也是辛弃疾作为英雄的最大悲哀吧。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原文及翻译

你可能也会喜欢...